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长期失眠怎么办?试试调节肠脑轴+药膳!

发布日期:2023-03-21

众所周知,良好的睡眠质量是维护人体健康和体力的重要保证,且与机体免疫调节、营养代谢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一、失眠是什么?

失眠,在《黄帝内经》中称为“目不暝”“不得眠”,《难经》称“不寐”,现通常称为“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多见经常性的睡眠减少,或入睡困难,或眠浅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甚或彻夜难眠。“研究表明,全世界平均四个人里面,就一个人有失眠的问题。我国失眠的发病率为10%~48%,且呈日益升高趋势。正常人每24-25小时有一个自然的睡眠-觉醒周期。睡眠时间与病死率呈U型分布,每天仅睡6、7个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过长或过短的睡眠-觉醒周期,会让人们难以适应地球自转24小时节律,妨碍生活、工作、学习,损害人们的健康。”


二、长期失眠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躯体疾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人体免疫力下降,加快衰老。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老年性痴呆等相关慢性疾病。

精神心理:长期失眠将导致个体变得紧张易怒、焦虑、抑郁、主观幸福感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等。


三、失眠如何调节?

1. 调节肠道菌群,补充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而均匀地分布在哺乳动物脑内,约有30%左右的突触以GABA为神经递质。GABA具有改善睡眠、抗焦虑、抗抑郁、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作用。足量的γ-氨基丁酸能使人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调节胡思乱想、大脑停不下来的情况,是天然的大脑镇静剂。早在2009年,我国就已将γ-氨基丁酸列入新食品原料行列。γ-氨基丁酸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中:大豆、胚芽、糙米、红薯、土豆、菠菜等植物性食物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动植物的脑、骨髓等神经组织中;植物乳酸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等某些肠道菌群在肠道内也能产生γ-氨基丁酸。

2.使用安神药膏。

阿胶佛手羹

【材料】:阿胶5克,佛手片10克,柏子仁15克,鸡肝一只,冰糖20克。

【制作】:将柏子仁放入锅内炒香,取出研成粉末。阿胶捣碎,加水烊化。冰糖、佛手片加水后煮开。将鸡肝洗净捏烂用纱布包裹,加入佛手片、冰糖、开水,用勺来回挤压,去纱布包,倒入已烊化的阿胶中,加入柏子仁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本羹味香甜润可口,具有补血养血、安神除烦之功,尤其适用于血虚肝郁型失眠、彻夜难眠或多梦易惊醒者。

阿胶煲鸽蛋

【材料】:鸽蛋4枚,阿胶3克,西兰花100克。

【制作】:将4枚鸽蛋放炖锅内,加水200毫升煮熟,去壳待用。阿胶放碗内加水20毫升蒸化待用。西兰花洗净撕成瓣状,姜切段。锅置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至六成熟时,加入姜、葱爆香,下入西兰花,加入300毫升水,放入阿胶、鸽蛋,用文火煲25分钟即成。

【功效】:每次吃鸽蛋2枚,随意吃西兰花。适应于神经衰弱,头昏、失眠多梦、神疲乏力患者,补气血,安心神。

3.练习打坐和正念冥想

失眠现象的出现,大多数源于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适当进行打坐练习,不论时间长短,通过主动的平心静气来减缓压力所带来的紧张与不安。除了打坐之外,还可以进行正念冥想。【正念冥想是一种心理训练的练习,目的是教人放慢思绪的速度,驱逐消极情绪,让人的身心平静下来。正念冥想练习可能改善睡眠,甚至有助于治疗某些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由于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与昼夜节律失调所致的一类睡眠疾病,主要包括失眠和嗜睡。)】


古有“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的说法,说明只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睡眠状态才能使身体机能恢复得更为迅速。为了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要顺应天地运行法则,睡前少看电子屏,不熬夜,才能达到“睡眠为第一大补”的境界,发挥睡眠“天补”摄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ANSSONFR JMARKM,NORELL-CLARKEA. Thecognitive treatment components and therapie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a systematic review.Sleep Med Rev,2018( 42) : 19-36.

2.LIY,HAOY,FANF,etal. The role of microbiome in insomnia,circadian disturbance and depression. 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8,9:669.

3.WangZ,ChenWH,LiSX,etal.Gut microbiota modul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sleep deprivation.Mol Psychiatry, 2021,26(11):6277-6292.

4.REYNOLDSAC,PATERSONJL,FERGUSONSA,etal.The shift work and health research agenda:considering changes in gut microbiota as a pathway linking shift work,sleep loss and circadian misalignment,and metabolic disease.Sleep Med Rev,2017,34:3-9.

5.黄倩,曾霖,王高祥,李惠林.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中医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天津中医药,2022,39(4):538-544.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