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术后谵妄?
术后谵妄,顾名思义就是手术后出现的谵妄。《证治准绳·幼科》中有言:“谵、多言也,妄、虚妄也,谵妄者,妄有闻见而语言无伦也,皆邪气炽盛,正气虚弱,神识不清之所致。”简而言之就是出现神志错乱、语无伦次、激动、不安宁等特征并时常伴有妄想或幻觉的暂时性精神失常。传统中医常将术后谵妄归于“健忘“、“痴呆”、“呆病”等病症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脑,与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发病基础是脑髓空虚。
如何减少术后谵妄发生?
2015年美国老年医学会与美国外科学会联合发布的《术后谵妄的预防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强调非药物预防战略的重要性,中医技术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愈加受到关注。
1.针刺麻醉
针刺麻醉是针灸与麻醉相结合的产物,自1958年第1例针刺麻醉手术开始,现代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已经历60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围术期通过刺激百会、印堂、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风池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醒神开窍、健脑益智,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2. 穴位注射右美托咪定
右美托咪定有镇静、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抗焦虑等作用。右美托咪定也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穴位药物注射是以腧穴为窗口,以经络为通道,促使药物直达病灶部位,减轻右美托咪定对循环影响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注射穴位首选神门穴,因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穴,具有疏通经络、宁心安神、畅行血脉等作用。
3.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对耳穴特定区域的一种有规律的刺激,刺激末梢神经传到相应的大脑皮质,使得原有的病灶得到减弱或抑制,畅通病灶的经络气血。一般选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进行埋豆,达到活血通经、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的功效,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状态,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减少谵妄持续时间。
4. 服食中药
除了中医技术外,术前应用中药(如灯盏花素、枣仁安神胶囊、龙龟安神汤、参麦注射液等)也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并减少谵妄的持续时间,改善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除了以上这些,还可将服食中药与中医技术相结合。如菖蒲郁金汤联合耳穴压丸,其效果可能与改善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有关。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麻醉科与手术室 黄秀丽、黄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