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们接收外界美妙声音的通道,拥有健康的耳朵,保持良好的听力,才能让我们聆听到世界的美好。
“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这都是描绘声音之美妙的诗词,只有正常的听力才能感受。
在信息闭塞的古代,把耳朵听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再经过口头向大众传播,方能称为圣人,此即“聖”字的由来。因此听觉在华夏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有听力障碍的人却因为无法听清甚至无法听见而错失许多美妙的声音,在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也遭受众多阻碍。
婴幼儿听力受损将使其无法听到亲人的教导,导致言语发育迟缓;青中年人听力受损将使其生活和工作受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老年人听力受损将使其记忆力下降、交流困难,容易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生。
所以提高听觉损伤的预防意识,增加听力保护的健康知识,人人都参与到保护听力的实际行动中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听力?
1. 作息规律,不熬夜
良好的作息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而熬夜、睡眠时间减少则是多种疾病发生的源头。作息规律能使人的身体器官得到充足时间来恢复,其使用寿命会明显升高。而熬夜会使大脑供血不足从而波及耳朵,引起耳朵内的耳蜗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耳蜗上的毛细胞容易因缺血缺氧而受损,最终导致耳朵听觉功能障碍,出现听力下降。
2. 科学膳食,均衡营养
保持科学的膳食习惯,尽量减少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能量、低纤维素的“三高一低”饮食。平素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和锌、镁元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大麦、燕麦、蘑菇、核桃、瘦肉、鸡肉等,以助改善内耳功能,防止毛细胞损伤,预防听力下降。同时也可食用一些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食物,如玉米、茄子、西红柿、洋葱等。
3. 戒烟戒酒
吸烟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吸烟的量越大、时间越长,则动脉内膜越厚,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高。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可使得内耳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升高,直接阻碍内耳血供,进而损伤听力。而饮酒一方面也会造成动脉硬化而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另一方面酒精慢性中毒会导致听神经受损,影响声音传导和听觉形成。因此戒除烟酒是预防听力损伤的有效办法,如果无法完全避免,那就尽量控制吸烟饮酒量以减少损伤。
4. 适当活动,合理锻炼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保持体育锻炼,活动身躯,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顺畅而不至于血流滞塞。可进行的锻炼活动包括慢跑、骑行、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不仅能使自身的体质增强,也能维持全身及耳部循环的通畅,保证内耳供血供氧,使听觉功能正常,对于已有听力损伤的患者有助于其听力康复。
5. 规律规范进行穴位按摩
每日规律进行穴位按摩能够疏通耳部经络,使耳窍宣通聪敏。可以按摩的穴位包括风池穴:在后颈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平耳垂后颈部凹陷处;翳风穴: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听会穴:在耳屏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听宫穴: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每天晨起与睡前各按摩每个穴位一次,每次按摩2-5分钟。

6. 定期检查听力,及早发现和治疗
听力下降一旦发生,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早期治疗能防止发生不可逆的听力丧失。对于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问题并排查病因,可以尽早采取相关治疗,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听力下降的患者,必要时应尽早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以解决言语交流障碍,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
7. 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情绪问题是引起听力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过大都容易导致耳部血管痉挛收缩,阻碍内耳血供,影响听力。因此平素应当从容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戒急戒躁,适当参加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从而预防情绪因素引起的听力减退。
拥有健康的听力,聆听美妙声音,收获幸福生活。爱耳护耳,主动参与。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 科杨龙、洪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