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饮食调养

发布日期:2024-03-2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胃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据估算,我国整体人群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20%,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是萎缩性胃炎患者。而在临床中,常常见到部分患者在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忧心忡忡、焦虑不安,辗转各大医院,服用多种治疗药物,症状仍不能明显缓解,陷入恶性循环。


其实,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是不错的制敌之道。


一、认识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长期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其确诊依靠胃镜+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嗳气、反酸、恶心、食欲不振等。可伴有疲乏、失眠、焦虑、抑郁等全身和(或)精神症状。可因饮食不当、情绪不佳、劳逸失调和天气变化等因素而诱发。

需要注意的是: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是说,并非症状越重,萎缩病变也越严重;而没有症状的患者,也有可能是重度的萎缩性胃炎。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

2. 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饮用浓茶、烈酒、过量咖啡,过量进食辛辣食物,饮食不规律,进食过急过快,喜食过热,过饥或过饱,吸烟等。

3. 精神心理因素。

4. 年龄(>50岁)、胆汁反流、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自身免疫性胃炎、遗传等也是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养

我国各大权威指南均明确指出中医药早期干预的确切疗效,规范治疗可以有效延缓或阻止病变进展、降低癌变风险,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萎缩,改善症状。除了规范的治疗外,正所谓“胃病三分治疗,七分调养”,不良的生活方式往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起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特别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原则。

1.要定时定量,不可过饥或过饱、暴饮暴食。

2.适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忌食生冷、不洁、霉变的食物,尽可能减少高盐和腌制食物的摄入。

4.饭后不可立即卧床休息,亦不可做剧烈运动,以免食物反流而引起反酸、恶心、呕吐等。

5.尽量减少进食以下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症状:第一类是刺激性食物,包括煎炸食品、辛辣食品(如:辣椒等),以及咖啡、浓茶、酒类,以及过酸过甜食品,包括糖类(巧克力、蛋糕、雪糕等)、果类(菠萝、芒果、柑橘等)。第二类是产气过多的食品,包括红薯、土豆、芋头以及米粉、肠粉等。

(二)起居有常,劳逸有度。应当避免长期过度劳累和熬夜,按时作息,适当运动。同时,应根据气候变化,注意防寒保暖,一般来说,天气寒冷容易诱发慢性胃病的复发,所以,在冬春季节,平常就比较怕冷的人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

(三)注重心理调适。紧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诱发或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症状,尤其在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过思过虑则易耗伤脾胃。因此,在药物治疗之外,应重视心理治疗,并积极学习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正确地认识疾病,消除恐癌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四)养胃茶饮食疗妙方

1. 佛手茶

【配方】鲜佛手20克、或干品佛手10克。

【制法】将佛手切丝或制成粗末,以开水冲泡,加盖焖 10 分钟,待温后即可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适用于肝胃不和证。适用于肝胃失和所致的胃脘胀痛及胃肠神经官能症。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

2. 健胃茶

【配方】黄芪6克、太子参6克、乌梅1枚、炙甘草3克。

【制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盛有约1000毫升水的锅中煮沸约5分钟,放凉后代茶饮用。或将所有药味以滚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生津。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气阴两虚证。用于脾胃虚弱、气阴两虚所致的胃脘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后加重。此类患者常伴有饮食量少,手足不温,神疲易倦等。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

【注意】高血压患者忌服,忌用铁锅煎煮。

3.红枣洋参饮

【配方】西洋参3克,红枣2枚。

【制法】将两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清热。

【主治】适用于胃阴不足证。用于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部隐痛,胃内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咽干,神疲乏力。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可长期饮用,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

【注意】每日可将泡饮后的西洋参片及红枣嚼服。

4.鸡骨草薏苡仁炖乌鸡汤

【配方】鸡骨草30克、薏苡仁20克、乌鸡1只。

【做法】鸡骨草30克加适量清水煎,去渣留汁。乌鸡1只切开,去脏杂、尾部,清洗内脏,把薏苡仁洗净后置于鸡腹内,加入药汁,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少许盐、姜丝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适用于脾胃湿热所致的胃脘堵闷或疼痛,口苦口臭,便黏不爽,身体困重。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参考文献

[1] 房静远, 杜奕奇, 刘文忠, 等.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J]. 胃肠病学, 2023,28(03):149-180.

[2] 刘凤斌, 李培武, 潘静琳, 等. 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9(01):2-8.

[3] 王萍, 卞立群, 杨倩, 等.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38(12):5904-5911.

[4] 李军祥, 陈誩, 吕宾, 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26(02):121-131.

[5] 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技术及规范的转化应用研究. 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科普指南(上)[N]. 中国中医药报, 2013-09-13.

[6] 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技术及规范的转化应用研究. 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科普指南(下)[N]. 中国中医药报, 2013-09-16.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 钟梓尤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 吴亚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