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工作后,经常感觉困倦、疲乏、头脑昏沉,休息后也无法明显缓解,并且反复出现,当心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指无明显原发性疾病诱导,反复出现疲劳症状达6个月以上,休息后无法缓解,以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症候群的非特异性综合征。常伴有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咽喉痛、淋巴结压痛、关节肌肉疼痛或僵硬、低热、睡眠障碍、抑郁等症状,而无器质性、精神性病变的全身性症候群。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归属于“虚劳”范畴,虚劳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与先天不足、饮食不调、外感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病机以多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亏损、阴阳失调为主,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全面收集患者资料,判断其中医体质,下面带大家了解,常见的中医体质有哪些。
一、常见中医体质
气虚质:素容易疲乏,语音低弱,气短懒言,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头晕,活动量减少,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形体偏胖,肌肉松软不实。
痰湿质:精神疲倦,肢体困重,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气郁质:疲倦乏力,神情抑郁,紧张焦虑,烦闷不乐,有孤独感,容易受到惊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形体瘦者为多。
阳虚质:精神疲倦,平素畏冷,以胃脘、背部、腰膝多见,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肌肉松软不实。
根据体质的特点选取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法,同时配合中药进行整体调理,起到调补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常用的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如下。
二、中医特色适宜技术
砭罐刮痧:砭石罐是由天然的浮石加工而成,与人体接触时可发挥极强的远红外与超声波功效,同时具有电动加热、负压吸引的特点,通过循经通络的刮痧、拔罐,达到温助阳气、疏通经络的效果。
头针疗法:指采用毫针或其他针具刺激头部特定部位,用以调畅气血,疏通阳气,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耳穴压豆: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与针灸按摩有相似之处。
艾灸疗法:灸法主要是指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通过经络传导,达到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消瘀散结、防病健身等的效果。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刘卓超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吴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