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主要以排便次数少、排便时间延长、排便费力或干结为特点,或可伴有腹痛、腹胀、纳差等其他表现。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缓泻剂、润滑剂、促胃肠动力剂或微生态制剂等药物,短期内可改善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或加重,且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中医药治疗小儿便秘疗效确切,有独特优势,以标本兼治为原则,可为小儿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思路。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说明粪便的排出与大肠功能关系密切。《素问·五脏别论篇》言:“魄门亦为五脏使”,说明排便亦受五脏六腑共同控制,同时排便是否通畅也可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便秘病位虽在大肠,但其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靠气的主导与运行,并涉及五脏之气,主要靠肺气的肃降、肝气的疏泄、脾气的运化与肾气的推动作用。(注释: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即肛门。肛门是控制和排泄粪便的重要器官,肛门之所以被称之为魄门,一者因于肺藏魄,大肠与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成表里相合的关系,肛门乃大肠末端,肺气肃降,助大肠传导;二者曰魄,通粕也,为糟粕之意,魄门即传送糟粕之门。便秘的病因与五脏的协调功能密切相关。)
火龙罐疗法是融合点穴、推拿、烫熨、刮痧、按摩、艾灸、拔罐等10余种手法的新兴综合性疗法,根据中医经络腧穴学说,在人体表面的相应部位使用多种手法,以实现温、通、调、补的作用。温:以火攻邪,祛寒散滞,促进血液循环;通:通经活络,打通经络,改善血供;调:调节神经机能,平衡脏腑气机;补:扶正祛邪,补益强身,激活免疫系统。
中医认为,小儿便秘的病因与乳食积滞、邪热伤津、气机郁滞、气血亏虚相关。胃肠道对于各种附加于其上的作用力极为敏感,通过按揉、推动等手法可以加速刺激胃肠道蠕动,从而改善小儿便秘的症状。
火龙罐疗法的适应症:火龙罐辅助治疗适用于儿童气虚型便秘,参照《中医儿科学》便秘气虚型制定,症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次数减少,腹胀,纳差,面色少华、淡白或萎黄,气短自汗,神疲懒言,肌肉松软。舌脉:舌淡、苔白,脉细软。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每日帮孩子做顺时针摩腹、揉天枢、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捏脊等小儿推拿,帮助缓解便秘。
参考文献:马融.中医儿科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11.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儿科李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