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暴雨,一大波蚊虫来袭!蚊虫不只会叮咬吸血,还会传播多种疾病,比如登革热。登革热一旦发病,可能比断骨都痛!
今年以来,多国登革热疫情已超历史最高水平。广东省内本地疫情上升速度持续加快,部分地市存在局部暴发风险,防控形势严峻。福田区5月下旬开始陆续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疫情,登革热传播风险持续增加。目前登革热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等国家和国内本地疫情高发的地区(云南、佛山、广州、中山、清远)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至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潜伏期一般为1至14天,多为5至9天;传染期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至7天;全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登革热一般不会人传人,它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名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因此登革热的预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防止被蚊子叮咬。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热,体温波动在39℃至40℃。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眼眶痛(感觉眼睛冒火)。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注意!登革热与流行性感冒拥有很多共同症状,一样都会引起发热和肌肉酸痛,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从而引发严重后果。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预后好,仅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若出现上诉类似症状请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1. 设防蚊设施及准备灭蚊用品
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挂好蚊帐。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等装备,还可以适当使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清理积水
清积水是关键,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等。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
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注意清理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积水容器;用过的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3.室外防护
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柠檬叶、桉叶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
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至9点和下午4至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健康防护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
如果近期有登革热高发地区的旅居史,请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
为什么明明同时站在一起,有些人却更招蚊子呢?一起来看看蚊子更喜欢哪些人。
1.二氧化碳排出较多的人
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对蚊子而言具有强烈的趋食性。蚊子寻找目标主要依靠嗅觉器官(一对小触角)来感知空气中传来的人体“信息”。虽然蚊子身长不过1厘米,但是搜索距离可达60公里。
在此范围内,“信号”越强的生物,自然也越容易成为它们的目标。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聚集在他身体周围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这些二氧化碳气体会在头上大约1厘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温暖潮湿的气团,对蚊子产生吸引力。
2.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的人
人体排出的汗液在空气中挥发,也是吸引蚊子的一大“信号”。此外,喜欢流汗的人,呼出二氧化碳含量也较高。蚊子触角里的受热体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人体在流汗过程中不断散热,这种温度变化对蚊子又是一个大诱惑。
正因为蚊子喜欢代谢旺盛的人,所以小孩易遭蚊叮,老人则不受青睐。又比如孕妇,孕妇较正常人呼气量增多21%,呼出的潮湿气体与二氧化碳会将蚊子吸引过来。而且孕妇基础体温也高于常人,更容易招惹蚊子。
3.喜欢深色着装的人
蚊子喜欢黑暗,最喜欢在弱光环境下吸血,所以经常一夜醒来,我们满身“包包”。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会投其所好。而且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黑色就成为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蚊子最不喜欢的就是白色。同理,蚊子爱叮肤色较黑或肤色发红的人。
最后告诉大家,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药,治疗重点是用止痛药控制疼痛。所以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别被蚊子咬到!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林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