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面瘫怎么办?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方法,快练起来!

发布日期:2025-01-25

冬日的深圳阳光明媚,气候宜人。趁周末假期,小李带家人去海边游玩。阳光、沙滩、海浪,让人流连忘返。白天,小李尽情地在大海里游泳;傍晚,一家人在海边吹着海风,吃着烧烤,悠闲又享受。第二天早晨,小李像往常一样洗漱。刷牙时,他发现水总是从一边嘴角流出来,照镜子一看,一边的眼睛也闭不紧了,两边的脸看起来不一样了,自己似乎无法控制!“这是怎么了?”惊慌失措的小李赶紧来到了医院就诊。经过诊断,医生告诉他,可能正是因为他游泳后又吹了海风,导致他得了“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有自愈倾向的疾病,多数患者能在3至6个月内完全恢复,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后遗症或并发症。面瘫的发生,除了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之外,最主要的是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审美、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而这种焦虑的情绪反之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等,从而减慢恢复的进程。若发病后没有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还有可能发生面部表情肌运动未完全恢复,如不能皱眉、眼睛闭合不全、不能鼓腮等后遗症,以及面肌痉挛、联带运动、眼睑下垂、鳄鱼泪征等并发症。


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症状:面部两侧肌肉运动不对称,病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或抬眉,眼睛闭合不完全(伴流泪),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有舌头部分味觉丧失,听觉过敏或耳鸣,耳内或耳后疼痛或发热等症状。


针灸治疗面瘫自《内经》始便有相关记载,同时《灵枢•经筋》还提出了“燔针劫刺”的治疗方法。后世针灸学专著中多有描述,近现代大量医家的研究表明,针刺、艾灸、拔罐等治疗面瘫疗效确切,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症状的恢复,且可减少后遗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方法如下:

1. 面肌训练操:从上至下依次完成皱眉、闭眼、耸鼻、示齿、鼓腮五个动作,每个动作持续2至3秒,每个动作5次为一组,每天早晚各2至3组,有助于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

2. 点穴法:用食指、中指或拇指指腹按揉患侧穴位1至2分钟。常用穴位包括风池、翳风、睛明、太阳、迎香、地仓、颊车、人中等。

 

3. 牵拉法 :掌心向面,用食指定于患侧太阳穴,中指定于患侧颊车穴,拇指定于患侧风池穴,做点穴对抗牵拉手法约5分钟,每日2次。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邹治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