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也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眼睛缺乏足够的泪水滋润,或者泪水的质量不好,不能有效地保护眼睛表面。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表面有一层泪膜,它由脂质层、水液层和黏蛋白层组成。泪膜的作用就像一层保护膜,能够保持眼睛表面的湿润,防止灰尘、细菌等异物侵入,同时还能为眼睛提供营养和氧气。当泪膜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二、干眼症的症状
干眼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眼睛干涩:这是干眼症最主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眼睛里好像有沙子一样,不舒服,需要频繁眨眼或者揉眼睛。
2.眼睛疲劳:长时间用眼后,眼睛会感到非常疲劳,甚至出现疼痛、酸胀等症状。
3.视力模糊:由于眼睛表面缺乏足够的泪水滋润,会导致视力模糊,尤其是在看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4.畏光:对光线敏感,在强光下会感到眼睛不舒服,甚至睁不开眼睛。
5.眼红:眼睛发红,可能是由于结膜的炎症引起的。
三、干眼症的病因
干眼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泪腺的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泪水的分泌减少,从而容易引起干眼症。
2.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风沙大的环境中,或者长时间使用空调、暖气等,会使眼睛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引起干眼症。
3.用眼习惯: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者阅读、写作等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会使眼睛疲劳,减少眨眼次数,从而导致泪水分泌不足,引起干眼症。
4.眼部疾病: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从而引起干眼症。
5.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干眼症。
四、干眼症的治疗方法
1.改变生活习惯
减少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让眼睛得到放松。
保持室内湿度: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的湿度,减少眼睛表面的水分蒸发。
注意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玉米等,这些食物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物理治疗
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敷眼罩敷在眼睛上,可以促进睑板腺的分泌,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从而缓解干眼症的症状。每次热敷时间为10至15分钟,每天可以进行2至3次。
睑板腺按摩: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症,可以进行睑板腺按摩。按摩可以促进睑板腺内的油脂排出,改善睑板腺的功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睑板腺按摩,或者使用专门的睑板腺按摩仪进行按摩。
3.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人工泪液可以补充眼睛表面缺乏的泪水,缓解眼睛干涩、疲劳等症状。人工泪液有很多种类型,如滴眼液、眼用凝胶等,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人工泪液。
抗炎药物:对于由炎症引起的干眼症,可以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眼睛表面的炎症,改善泪膜的稳定性。常用的抗炎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等。
促进泪液分泌药物:对于泪水分泌不足的干眼症患者,可以使用促进泪液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刺激泪腺分泌泪水,增加眼睛表面的泪水量。常用的促进泪液分泌药物有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新斯的明滴眼液等。
4.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熏蒸:利用中药蒸汽熏蒸眼部,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和干涩。常用的中药有菊花、桑叶、薄荷等。
(2)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睛明、攒竹、太阳、四白等,可以调节眼部气血,改善眼功能。
(3)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可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调理。比如对于肝肾阴虚型干眼症,可采用滋补肝肾的方剂;对于肺阴不足型,可采用润肺生津的方剂。
(4)核桃灸:核桃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将核桃壳制作成眼镜形状,在核桃壳内放入艾绒等中药进行艾灸。核桃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能够使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作用于眼部周围的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明目退翳的作用,对于缓解干眼症有一定的效果。
(5)耳穴、耳针治疗:耳穴贴压和耳针两种方法,一般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眼、肝、肾、神门等产生酸、麻、胀、痛感觉。可以调节眼部气血、滋补肝阴来改善眼部泪液分泌。
总之,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如:刺痛,视力模糊导致视力下降,角膜、结膜引起炎症导致失明等。因此,当出现眼睛干涩、疲劳等不适时,可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彭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