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蛇年说“蛇”药,杏林药师带您认识“蛇”药

发布日期:2025-02-13

2025年为乙巳蛇年,蛇来到地球上,已经有1亿多年的历史了。由于蛇的行走方式十分独特,古人似乎对蛇有一种神秘的印象。在先秦的文献里,有时会把蛇跟神联系在一起,汉代画像石里的伏羲和女娲就是人首蛇身。后来随着龙的地位逐渐提高,蛇的地位则逐渐下降,最终成为一种普通的动物,甚至成为负面的形象。而到明清时期逐渐形成并一直流传至今的《白蛇传》,又把蛇与奇女子联系在一起,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因此,蛇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智慧、灵活与变革。


蛇类中药


据文献考证,蛇入药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已经收载了蛇蜕,到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经收集整理了大量前人研究蛇类的知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蛇的多种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蛇在医疗领域占了一定的位置。


蛇类中药材全世界的蛇约有2400多种,其中毒蛇约200种。我国的蛇约140种,其中毒蛇约50种。目前《中国药典》收载的蛇类药材有四个: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和蛇蜕。至于南方习用的蛇胆,品种来源比较杂,药典没有收录。


中医入药有很多种蛇,蛇可以全体入药,也可单独入药,不仅有动物蛇可入药(因为动物蛇的游走性,蛇类药大都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也有含“蛇”字的草药。


乌梢蛇

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 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冲风口眼喝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与用量】6至12克。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金钱白花蛇

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 的幼蛇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冲风口眼喝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与用量】2至5克。研粉吞服1至1. 5克。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蕲蛇

为蛭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 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喝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与用量】3至9克,研末吞服,一次1至1.5克, —日2至3次。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蛇蜕

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Cope、锦蛇Elaphe carinata ( Guenther)或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收集,除去泥沙,干燥。

【性味与归经】咸、甘,平。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用法与用量】2至3克;研末吞服0.3至0.6克。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蛇床子

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CL. 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用法与用量】3至10克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贮藏】置干燥处。


蛇莓

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归肝、肺经、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痢疾,黄疸,吐血,痄腮,痈肿疔疖,瘰疬,跌打肿痛,烫火伤等。


白花蛇舌草

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入药。

【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肠痈,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煎服:15至60克,鲜品加倍。外用:捣碎外敷。使用注意:虚寒体弱者慎用。


蛇胆

指眼镜蛇科眼镜蛇属动物眼镜蛇、金环蛇属动物金环蛇、游蛇科乌风蛇属动物乌梢蛇、鼠蛇属动物黄梢蛇(灰鼠蛇)、蝰科蝮蛇属动物蝮蛇等多种蛇的胆囊。

【性味与归经】苦、微甘、寒。归肺经、肝经。

【功能与主治】具有祛风镇惊,化痰止咳,凉肝明目,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惊痫,痰热惊厥,痰热咳嗽,痔疮肿痛,目赤,各种角膜疾病等。临床常见配伍有蛇胆贝母散,蛇胆陈皮散等。

【特别提醒】蛇胆被认为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剖开蛇后直接食用蛇胆来获取所谓的“益处”。然而,蛇胆中可能含有寄生虫、细菌等有害物,直接食用很容易让人体感染疾病,因此,切勿进食生蛇胆,以免危及生命和健康。



除了上述的几种和“蛇”字相关的中药材外,还有蛇头王、蛇含石、蛇舌兰、蛇卵、蛇迷草、蛇尾草、蛇含石、蛇目菊、蛇瓜等与“蛇”字相关的中药,使用中药时一定要确保药材来源可靠,并遵循专业的指导,自行盲目使用不可取!

防治蛇伤草药

蛇医经验认为:“治蛇不泄,蛇毒内结”。所以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利尿通便。解蛇毒的药,称之为“蛇药”。常见的蛇药如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徐长卿、杠板归、鬼针草等,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防治蛇伤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部分。民间的采药人,很多会根据当地的草药来制作蛇药,其中被国家收录并验证的著名品牌有——季德胜蛇药(南通蛇药)、何晓生蛇药(湛江蛇药)、黄守琳蛇药(福建蛇药)等。即便现在有抗蛇毒血清的解毒手段,传统蛇药依然在临床发挥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


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采用全毒素制造的动物免疫球蛋白。制备过程包括将毒液接种给动物(通常为马、绵羊、山羊或兔,然后从动物血清中提取抗体,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具有中和相应蛇毒的作用。


抗蛇毒血清的分类

目前,我国生产上市的抗蛇毒血清有以下四种,其可对抗的毒素种类各不相同。

1. 抗蝮蛇血清对应蝮蛇、白眉蝮蛇、竹叶青。

2. 抗五步蛇血清对应原矛头蝮(烙铁头)、尖吻蝮(五步蛇)、竹叶青。

3. 抗银环蛇毒血清对应金环蛇、银环蛇、灰蓝扁尾海蛇、眼镜王蛇。

4. 抗眼镜蛇毒血清对应眼镜蛇、眼镜王蛇。


深圳市中医院专设有蛇伤科,治疗毒蛇咬伤的蛇伤凉血合剂、蛇毒清合剂、清热消肿膏等院内制剂及抗蛇毒血清。每年接收和治愈了不少被毒蛇咬伤的百姓,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恰逢蛇年我们了解这些“蛇”药的知识和应用不仅能够增长见识还能在需要时发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祝大家在蛇年里如蛇般灵活身体健康如意吉祥!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 张丽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