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了帮助更多饱受失眠困扰的患者,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光明院区)睡眠专病门诊正式开诊啦!这里将为您提供专业的中医针灸治疗和个性化诊疗方案,助您重拾健康睡眠!
一、失眠的“信号灯”,你亮了几盏?
失眠可不是小事,它会悄悄偷走你的健康和活力。如果你有以下症状,那可能是失眠在向你“招手”了:
1、入睡困难
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眼睛瞪得像铜铃,却怎么也睡不着。
2、睡眠浅,易醒
稍微有点动静就醒来,醒来后就像被按了“暂停键”,再也睡不着。
3、睡眠的量或质不满意
早醒;即使睡了一整晚,醒来后还是感觉疲惫不堪,仿佛没睡一样。
二、中医特色疗法,助你轻松拥抱好睡眠
中医认为,失眠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情志不畅等因素密切相关。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睡眠专病门诊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技术,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疗法,调和阴阳、疏通经络,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质量。
特色治疗:
1、针刺调任通督法
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二者共同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失眠多因心肾不交、肝郁化火或脾胃失调所致,导致任督二脉气血运行失常。针刺调任通督法通过选取任脉(如关元、气海)和督脉(如百会)的穴位,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从而达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的效果。
2、督脉灸或任脉灸
对于体质虚寒、经常拉肚子或排便无力的患者,在督脉或任脉进行隔姜灸治疗,具有扶正祛邪、温经散寒,推动气血,祛瘀通络的功效,使得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睡眠安稳。
3、推拿助眠法
用推拿的揉、按、勾、压等手法作用于头面部百会、太阳、攒竹、风池等穴位,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调畅气机、通达气血、平衡阴阳、安神定志。
4、红炉拨筋罐
对于平素怕冷、容易感冒、头晕头痛、颈背腰痛的失眠伙伴们,红炉拨筋罐是个不错的选择。它集推拿、刮痧、艾灸于一体,拥有揉、碾、推、点、按、摇、闪、震、熨、烫十种手法,温经通络、补阳安神,舒适度良好。
5、平衡火罐法
综合了闪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等多种手法,专门针对背部、关节经络腧穴进行牵拉、挤压、弹拨、点揉等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祛邪安神的作用。在“酸爽”后体会久违的心神安宁。
6、耳穴刮痧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朵上分布的穴位就像倒置的胎儿,与人体脏腑、经络腧穴、四肢百骸互相沟通。耳穴刮痧是用刮痧器,蘸取油类介质,采用温和手法对耳前、耳背、耳周进行刮拭,使耳部充血潮红,起疏通经络气血,调和脏腑阴阳,达到安神助眠的作用。同时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可以让疗效更长久。
7、耳穴压豆
按摩耳朵小周天、大周天,结合患者证型给予辨证耳穴安眠方,达到个性取穴,整体调理,安神助眠的作用。
8、穴位埋线法
失眠多与心、肝、脾、肾有关。穴位埋线选取相应背俞穴或募穴,能疏肝解郁、调和心脾、交通心肾、安神助眠。将可吸收线放置于穴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组织,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平衡阴阳、补益气血。2至3周治疗1次,作用时间久,助你远离失眠困扰。
9、中药内外用
内服中成药可选用针灸科省名中医杨教授几十年临床经验药方制成的纯中药丸剂——“解郁安神丸”及“补虚安神丸”,适用于气郁、气虚等所致的失眠。外用中药使用院内制剂“安眠洗剂”。
10、入眠导引术
基于中医理念,辨证运用心肾相交功法、调理脾胃功法、固摄魂魄功法、阴阳球守丹田功法等以阳入阴,达到调理睡眠的作用。
小贴士:
1、医生面诊,个性化治疗
在开始治疗前,务必通过专业医生的面诊,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治疗。
2、避免空腹就诊
就诊前请适量进食,避免空腹状态进行针刺治疗,以免因低血糖或紧张导致晕针等不适反应。
3、调整生活习惯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尽量在23:00前上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影响入睡。
4、睡前放松身心
睡前尽量不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避免蓝光刺激影响睡眠质量。
可通过冥想、深呼吸或温水泡脚等方式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遵循以上注意事项,配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更好地改善睡眠质量,恢复健康作息!
参考文献:
[1]高颖.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脑病分册[J].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刘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