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减肥仅24.8kg去世。”2023年5月一名花季少女的新闻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看后唏嘘不已。无独有偶,同年一名312斤女网红“翠花要逆袭”在陕西华阴一家减肥训练营离世。这些惨痛的案例显示国民在健康减重方面知识相当匮乏。
当下,“白瘦美”成了无数女孩子追求的梦,她们完全不考虑个体差异,甚至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瘦成一道闪电”“骨感美人”“纸片人”“筷子腿”“A4腰”等网络名词为大家流传和效仿。殊不知这种畸形的审美范式,正将年轻女性的身心健康拖入无形深渊。
科学表明,过度减肥之后人体基础代谢率会下降,神经受到抑制,大脑就无法兴奋,机体会处于一种负能量的状态[1],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那么究竟如何进行科学减重呢?
一、 因人制宜,了解自我是前提。
首先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看看自己的体质和身材是否需要减肥。美是多元化的,瘦骨嶙峋的人没有曲线并不美。很多女孩受媒体不健康的审美观影响过度控制饮食,有的在网上找各种减肥药、生酮食物、代餐来尝试,不管其副作用。这种快速的减重方式会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1],引起甲状腺代谢率的下降,导致电解质失衡,钾、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摄入减少,引发低钾血症,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女性最明显的就是脱发和月经紊乱,有的不到30岁就闭经了,最终影响生育功能[2]。减肥的前提是保持身心健康,价值取向正确,内核稳定,避免沦为商家“肥胖焦虑症”的韭菜。
二、摒弃“唯指标论”的减重误区。
当前不少减重者对于体重指标格外关注,习惯按照身体质量指数(BMI)等评估自己的胖瘦程度。众所周知,公式为BMI=W(kg)/H(m)2[3],它只关注体重与身高的关系,无法区分身体脂肪与肌肉占比。比如一些肌肉量较高的人,可能出现BMI超标的情况,但从体脂率[4]看非常健康,而某些体重正常者,肌肉含量不高但脂肪含量多,也有可能存在隐性肥胖。科学减重应建立包含体脂率、肌肉量、基础代谢等在内的多维评估体系而非单纯BMI值。
有研究人员专门收集了1950位老年科住院患者BMI值,结果发现:BMI值过低是老年人身体各项功能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超重或轻度肥胖人群反而具有较好的身体功能状态[1]。BMI值过低往往意味着存在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问题,跌倒、骨折等风险也相对较高。相反,“微胖”的老年人反而更能耐受各种疾病带来的身体消耗[1]。
三、 碳水是健康的基础,不吃主食是减重人群中又一常见误区。
《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老祖宗告诉我们的养生法则。以控糖断碳为例:当前很多人追捧低碳饮食,以为这样就可以多吃不胖。碳水化合物不仅支持大脑的运转,还有助于快速补充肌糖原。长期低碳水饮食会导致大脑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引起晕眩、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升高等问题;特别是在高强度运动中,如果没有充足的碳水供应,肌糖原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病情严重时会引发急性肾损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5]。因此,断碳低碳、生酮饮食、轻断食等众多流行的饮食观念都有多种禁忌症[6],需在专业医生和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且严格控制周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四、快猛减重易反弹伤身,要坚持长期主义。
普通人不要疯狂减肥,减的越快反弹越快,“7天减肥法”“1个月瘦5公斤”这种减肥法会导致身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进而影响体重反弹[7]。这种反弹就好比把一根橡皮筋反复进行极端拉扯,最终导致皮肤松垮、面容更憔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的减重速度为每周0.5公斤至1公斤,这种速度既能保证逐步减少脂肪,又有利于长期维持,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8]。因此,减重应该应该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保持轻松的状态[9],形成良好的习惯,坚持长期主义,让身体在健康的状态下,保持体重在合理区间的波动,逐步递减。
总之,“体重管理”应以健康为前提倡导“健康体重管理”的理念,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结合睡眠、饮食、运动、情志管理,借助家人、医生、社区等支持系统,坚持长期主义,循序渐进,做一个自我“健康体重管理人”。
参考文献:
[1]李燕京.别再迷信快速减肥[N].中国消费者报,2025-04-03(003).DOI:10.28867/n.cnki.nxfzb.2025.000728.
[2]耿兴敏.不当减肥和过度节食影响女性生育力[N].中国妇女报,2023-09-05(008).DOI:10.28067/n.cnki.ncfnb.2023.002546.
[3]王奎,宁克,张淼,等.不同BMI水平下儿童青少年骨龄、身高发育的分布及相关性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体质与健康分会).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23:123-125.DOI:10.26914/c.cnkihy.2023.065301.
[4]高杨,唐忻逸,邱逦.超声评估体脂率的应用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5,48(02):214-217.DOI:10.19300/j.2025.Z21879.
[5]玄先法,王玉新,张以勤,等.剧烈运动致横纹肌溶解并急性肾损伤20例临床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厦门市第二医院;,2018:1183. [5]叶建平.减肥后体重反弹的机制和应对策略[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5,25(06):342-346.
[6]陈沫汐,于健春.控制体重用配方食品相关标准法规发展及现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5,25(06):353-358.
[7]叶建平.减肥后体重反弹的机制和应对策略[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5,25(06):342-346.
[8]体重指数最佳减肥速度:每月减重1-2千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134.
[9]“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4,31(08):1-2+4.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巫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