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全攻略:从饮食、用药到监测的专业指南

发布日期:2025-06-16

慢性心力衰竭其实就是心脏长期受损导致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这个“水泵”抽血能力越来越差,无法把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身体就会闹脾气,比如:脚肿得像发面馒头(液体在腿脚堆积)、走两步就喘得像拉风箱(肺部淤血憋气)、干啥都累得眼皮打架(全身供氧不足)。


这种病就像手机电池老化充不满电,会慢慢越来越严重,但绝不是“绝症”——只要学会科学管理(比如每天拿秤监控体重防水肿、做饭少放盐、按时吃降压药护心脏),就能让心脏“省着用”,既能拖慢病情恶化,又能少跑医院,让患者吃得下饭、睡得安稳,多活好些年。


一、生活饮食方面

1. 限盐饮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2g以内,避免高盐食品(如腌制品、加工食品)。

2. 控制脂肪与胆固醇

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橄榄油),减少饱和脂肪(动物油脂)摄入,以降低血脂及血液黏稠度。

3. 适量蛋白质

每日摄入量1至1.5g/kg,以优质蛋白为主(鱼类、蛋清、豆类),过量可能增加心脏负荷。

4. 限制糖类

避免高糖饮食(如甜饮料、糕点),以防血糖波动加重心血管风险。

5. 戒烟限酒

严格戒烟;酒精可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建议戒酒。


二、合理运动与感染预防

运动:每周≥15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步行、太极拳、八段锦),以不诱发胸闷、气短为度。

感染防控:注意保暖,接种流感/肺炎疫苗,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加重。


三、治疗方面

1. 坚持用药:

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ACEI/ARB/ARNI(如沙库巴曲缬沙坦)、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等,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

记录用药时间,设置提醒,避免遗漏。

2. 警惕药物副作用

利尿剂:监测电解质(低钾/低钠),定期复查。

β受体阻滞剂:注意心率、血压,初期可能乏力,需缓慢加量。

3. 监测方面

监测体重:心晨起空腹测量,3天内增加≥2kg提示液体潴留,需就医调整利尿剂。

水肿评估:每日下午观察下肢水肿程度,若进行性加重需及时就诊

活动耐量评估:日常活动后气促加重,或以6分钟最快的行走速度直线行走,记录行走距离。

如果行走距离小于150米,重度心衰;

行走距离在150至450米,中度心衰;

行走距离大于450米,轻度心衰。

如果每天的行走距离在逐渐缩短,提示心衰可能在加重,需要找医生检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

心血管病杂志, 52(3), 201-250.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43(5): 1-10.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徐玉梅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 栾杰男、刘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