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雨季当心脚下“毒”!脚上有“伤口”,万万别蹚这浑水!

发布日期:2025-07-03

岭南地区进入龙舟水时节,暴雨一场接着一场,街头随处可见穿着洞洞鞋或拖鞋的“踩水族”。然而,大家在雨中匆忙前行时,可要小心了,尤其是脚上皮肤有“伤口”或者接受过特殊治疗时!


真实病例一:

一位脚背湿疹患者,刚接受完“火针”治疗,尽管当日下雨,他仍穿着拖鞋回家。当晚足部便红肿难忍,次日红肿加剧,甚至出现低烧、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最终紧急入院。


真实病例二:

另一患者右足大趾被拖鞋擦伤,水疱破溃后不慎沾湿雨水。仅仅1天,足部肿痛便如野火般急速蔓延至小腿内侧,腹股沟淋巴结随即肿痛难当。



暴雨浑水,为何如此凶险?


1、细菌培养皿

浑浊的雨水中,混杂着地面泥沙、垃圾、动物粪便、各种微生物,致病菌含量极高。伤口接触后可迅速繁殖。

2、淋巴管高速路

下肢,特别是足部,本就是“丹毒”的高发部位。丹毒是一种由细菌(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淋巴管感染。下肢淋巴管相互连通,足部感染仅数小时就可窜到腹股沟区域,导致腹股沟淋巴结肿痛。

3、火针特殊风险

火针治疗是中医传统针灸疗法之一,通过将烧红的火针针尖迅速刺入穴位治疗各种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治疗后皮肤会留下微小创口,一旦接触脏水,相当于为细菌敞开了大门,感染风险直线上升。



暴雨天生存指南

1、足部伤口防护:防水敷贴+雨靴。

2、不慎蹚水:立即清水冲洗+消毒。

3、特殊治疗后特别提醒:火针/针灸/拔罐后48小时禁沾水。

4、警惕红肿热痛:一旦治疗部位或附近区域出现红、肿、热、痛,或伴有发烧、淋巴结肿大,必须立即就医!



雨季中,任何足部有皮肤问题或微小伤口的人,都需高度警惕。雨会停,天会晴。愿我们都能在潮湿的季节里,守护好健康的灯塔。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感染管理科 吴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