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太阳像个大火球,把大地烤得火热,热得人恨不得一头扎进冰箱里。可你知道吗,这热辣辣的三伏天,正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人体阳气在此时最为旺盛,就像大自然的阳气在夏天达到巅峰一样。
利用这个时机,借助特色中医疗法,能把那些一到冬天就出来捣乱的老毛病,如虚寒咳嗽、关节疼痛等,狠狠“收拾”一番。接下来,就带你领略几种超厉害的三伏天特色中医疗法。
一、天灸: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活血止痛
天灸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气、调整脏腑功能。其无需艾灸燃烧,而是将辛温走窜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等)研末调敷特定穴位,利用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和药性,使局部皮肤发红、起泡(或不起泡),达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活血止痛等效果,故又称“药物灸”“发泡灸”。
该疗法常于三伏天、三九天进行,顺应季节阳气变化增强疗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虚寒性疾病及寒湿痹痛等有较好调理作用。它融合经络学说与中药外治,通过体表刺激激发人体自身调节功能。
二、生姜铺灸:温经散寒
生姜铺灸,听起来就热辣辣的。它是将生姜捣烂,在背部督脉等部位铺成“长龙”,再在上面放上艾绒点燃。生姜本就性温,能温经散寒,艾绒燃烧的温热之力通过生姜渗透进身体,就像给身体注入一股暖流,能激发阳气,赶走体内寒湿。
有老寒腿的朋友,做几次生姜铺灸,到了冬天,膝盖就没那么怕冷、疼痛了。不过,做的时候可得注意,别空腹,做完后几小时内别碰冷水、吹冷风哦。
三、火针: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软坚散结
火针是中医的古老绝技。把特制的针具烧得通红,然后快速刺入穴位或病灶。
它像身体里的“消防员”,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软坚散结等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像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疼痛,扎上几次火针,疼痛就能明显缓解。但可不是谁都能做火针,孕妇、婴幼儿、皮肤有破损或感染的人,可千万别尝试。
四、火龙罐:拔罐与艾灸温通经络、祛寒化湿
1.“跨界组合”超独特:火龙罐是拔罐与艾灸相结合,罐子由玄石和紫砂混合烧制,罐口呈花瓣型,造型别致。
2.操作过程超有趣:点燃罐内艾柱后,在穴位或疼痛部位进行推拿、刮痧,热感与按摩双管齐下,体验新奇。
3.功效拉满超实用:能温通经络、祛寒化湿,特别适合颈肩腰背疼痛人群,以及阳虚寒湿体质的朋友,做完就像卸下重担,浑身轻松。
4.安全第一超重要:火龙罐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才能精准作用于身体,发挥最大功效,千万别自己盲目尝试!三伏贴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把调配好的中药膏贴在特定穴位上,通过药物刺激穴位,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五、艾灸:培补阳气、调和气血
艾灸在三伏天很有用。用艾条或艾炷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能培补阳气、调和气血。在家就能简单操作,像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常艾灸能让身体更有活力。但要注意,艾灸时间别过长,以免上火。
三伏天的这些特色中医疗法,各有千秋。在尝试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中医,让他们给出最合适的建议。抓住三伏天这个养生好时机,让身体来个“华丽变身”,告别那些老毛病,迎接更健康的自己!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二门诊部黄练秋、杨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