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深圳市中医院三伏天喊你做隔姜灸啦

发布日期:2025-08-02

炎炎夏日,有人贪凉受寒,有人开始偷偷养生“卷”起来了,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深圳市中医院告诉您,姜不止可以拿来吃,还可以用来做隔姜灸。

生姜又名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等。生姜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冬病夏治正当时!虚寒就用隔姜灸,夏天来了,正是调理体质的好时候~

隔姜灸又称督脉灸,是一种大面积灸法,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督脉,督脉为人体的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将打碎的生姜碎末铺在背部督脉之上,然后将艾绒铺在姜上后点燃,通过艾绒的温热和药力作用以及生姜助阳驱寒的作用,刺激督脉穴位达到温肾壮阳、补精益髓、行气活血、通络止痛、防治疾病等目的的一种治疗。




隔姜灸适合人群:

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宫寒痛经、月经量少色暗

胃寒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隔姜灸禁忌人群:

口干口苦、便秘勿用

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勿用

皮肤破损、过敏勿用

孕妇及有其他疾病者勿用


隔姜灸,集千年验方与现代改良于一体,是艾灸中温力最深、起效最稳、养治兼备的臻品。无论深冬寒疾或三伏排湿,一炷姜艾火,唤醒一身阳气,乃养生治病的首选智慧。


古籍有云:

《针灸大成》载“姜片搭穴,灸通阴阳”;

《千金方》称此法“五百壮可平秘阴阳,百病不侵”。


隔姜灸的五大功效:

1. 驱寒暖身:改善手脚冰凉、宫寒痛经、胃寒腹泻。

2. 祛湿排毒:化解体内湿气,缓解浮肿、困倦、湿疹。

3. 增强免疫:温补阳气,提升抵抗力,减少感冒。

4. 缓解疼痛:针对肩颈腰痛、关节炎、风寒头痛有良好成效。

5. 调理脾胃: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促进气血生化。


隔姜灸vs普通艾灸,优势在哪?

1. 姜的“助攻”:生姜性温,能增强艾灸的温散效果,渗透力更强。

2. 减少灼伤:姜片隔开皮肤与艾火,避免直接烫伤,更安全舒适。

3. 双重作用:艾绒的热力+姜的药性,1+1>2的调理效果!


注意事项:

-灸后2小时勿碰冷水,避风寒。

-阴虚火旺、实热体质者慎用。

-孕妇、皮肤破损处不宜施灸。


隔姜灸,融合自然与智慧的疗法,让千年中医文化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个冬天,不妨给自己一份温暖的呵护吧!


参考文献:

[1]张亚楠,狄艳微,周莉淋, et al.隔姜灸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0):157-160. DOI:10.11997/nitcwm.202010036.

[2]黄志群,余挺.巧用隔姜灸,温补强身体[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0(5):30.

[3]钟瑜.改良隔姜灸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干预研究[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李媛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