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警报"拉响:乳腺癌已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但别慌!“手术只是第一站”,术后科学的患肢康复才是重获生活掌控力的关键——当西医肌肉训练遇上中医经络调理,会碰撞出怎样的康复?
中西合璧有妙招——带您走近康复,走近健康
核心原则
1. 循序渐进,分阶段锻炼:术后恢复需严格遵循时间阶段,术后3周内禁止拎重物、大幅甩臂(防皮下积液!)。术后3个月内是黄金恢复期,坚持6个月以上可显著预防关节粘连和瘢痕挛缩。
2. 动静结合,气血同调:康复操激活肌肉泵+穴位按摩疏通“水路”(淋巴管)、针灸,能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水肿和紧绷感。
3. 疏肝通络,身心共养:情绪压力影响气血流通?疏肝中药+拉筋运动=身心双解绑!中医认为术后肢体功能障碍多与“肝郁气滞”“经络闭阻”相关,通过疏肝中药和拉筋运动,可改善情绪与睡眠,加速功能恢复。
分阶段锻炼动作
以下康复计划分为早期(术后1至7天)、中期(术后1至2周)和后期(术后10天左右),请根据恢复情况调整:
1. 早期(术后1至7天):以轻柔活动为主,避免肩关节大幅外展。
西医康复操:
(1) 术后24小时内:握拳通络法。
五指用力握紧→缓慢松开,重复20次/组,每天3组。促进手部循环,预防麻木。
(2)术后2至3天:旋腕醒筋法
手腕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各15圈,配合前臂屈伸(如轻轻按压弹簧)。激活腕肘关节。
(3) 木后4至7天:摸耳松肩法
用健侧手托患侧肘部,轻摸对侧耳朵→同侧肩膀,重复10次。缓解腋下紧绷感。
中医增效技巧
中药熏洗(术后10天后):用桂枝15g+红花10g煎煮取汁,温敷手臂并轻揉,每日1次,活血通络。
穴位按压:拇指点按患侧“内关穴”和“合谷穴”,每穴2分钟,缓解酸胀。
2. 中期(术后1至2周):重点恢复肩关节活动度。
关键康复动作
毛巾松筋术:双手背后握毛巾两端,健侧手向上拉,带动患侧上抬,停留15秒,重复5次。
爬墙通经法:面对墙站立,患侧手指“行走”爬墙至最高点(以微痛为限),标记高度每日突破。
梳头活络操:用患侧手从额头梳向脑后,或环绕头部摸对侧耳朵,增强肩胛灵活性。
中医增效技巧
芒硝外敷消水肿:芒硝100g装布袋敷于肿胀处(避开伤口),每日2次,配合轻度抬臂,高渗作用抽走组织液,研究显示7天平均缩围3.2cm。
八段锦基础式:练习“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托天”拉伸腋淋巴管,“左右开弓似射雕”:“左右开弓”强化胸大肌——临床证实关节活动度提升40%。
3. 后期(术后10d左右):强化肌力与回归生活
中医调理有妙招——三大法宝
1. 中药内调需“量体裁衣”!
情绪低落+胸闷 → “疏肝队”(柴胡+白芍)。
手臂胀如灌铅→“排水队”(黄芪+桑枝)。
(提醒:中医师辨证后开方,勿自行套用。)
2. 经络按摩法
沿心包经从手腕向腋下轻推20次,再点按“曲池穴”,缓解紧绷。
3. 传统导引术
八段锦:重点练习“攥拳怒目增气力”,增强手臂肌力。
太极拳:“野马分鬃”“倒卷肱”等动作促进肩胛协调。
注意事项
禁忌行为:术后1年内:患肢禁止“三件套”——抽血、量血压、提重物!过紧手镯戒指也是“隐形杀手”(压迫淋巴管)。
突发肿胀?
做“三高”动作:高举患臂、高声呼医、高效按摩(从指尖→腋窝轻推,忌反向!)
何时就医?
若出现手臂发红发热、持续刺痛或周径突然增粗>3cm,需排查感染或血栓。
康复路上,西医复健与中医智慧缺一不可。康复是场马拉松,中医西医是您的'双补给站'!研究显示:坚持6个月中西医联合康复,患者肩关节功能达标率提升至89%——您的手臂,值得这份耐心!
参考文献
[1] 张雪,董晓平,管雅喆,等. 女性乳腺癌流行病学趋势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87-92.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1.20.0498.
[2] 郑春娆,张鹏彦,麦玉嫦,等. 循证案例在乳腺癌术后患者阶段性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6):20-23.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2.16.007.
[3] 刘宇,姜桐桐,余一彤,等. 癌症患者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11):1710-1717.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0.11.019.
[4] 李乐之等,《外科护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258-259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外三科病区(甲乳)任晓艳、庄婷婷、李旭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