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脂溢性皮炎:不只是“头皮屑多”那么简单

发布日期:2025-09-10

"医生,我的头皮痒得受不了,一抓就是大把大把的头皮屑,用了各种洗发水都不管用!"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脂溢性皮炎。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困扰众多人群的头皮问题,让你了解如何科学应对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面部、胸背部等。当病变发生在头皮时,患者常表现为头皮瘙痒、油腻性鳞屑和不同程度的红斑。很多人误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头皮屑多",实际上,脂溢性皮炎是一种需要正规治疗的皮肤疾病。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医学界普遍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马拉色菌过度繁殖:这是一种存在于正常人皮肤表面的酵母样真菌,以皮脂为营养源。当皮脂分泌过多或局部微环境改变时,马拉色菌会异常增殖,其代谢产物可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

皮脂分泌异常:青春期后雄激素分泌增加会刺激皮脂腺活动,精神压力、熬夜等因素也会加重皮脂分泌。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经皮水分丢失量较正常人高,这使得外界刺激物更容易侵入皮肤,引发炎症。

免疫反应失调:免疫系统对马拉色菌或其代谢产物产生异常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导致红斑和瘙痒。

遗传易感性: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明显增高,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诱发因素包括熬夜、精神压力大、高糖高脂饮食、气候变化(特别是冬季干燥)、频繁烫染头发等。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皮脂分泌或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而诱发或加重症状。

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症状三联征:

1. 油腻性鳞屑:头皮表面覆盖黄色或灰白色油腻鳞屑,轻者呈细碎状(类似普通头皮屑),重者可形成厚痂。

2. 红斑:头皮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常见于发际线、头顶等皮脂腺丰富区域。

3. 瘙痒: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瘙痒不等,搔抓后常导致症状加重和鳞屑增多。

西医治疗脂溢性皮炎主要包括:外用抗真菌制剂、抗炎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水杨酸制剂等。对于症状严重或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系统治疗,如口服抗组胺药、抗真菌药、糖皮质激素、异维A酸等。

中医称脂溢性皮炎为"白屑风"或"面游风",认为其病机主要为:

1. 肺胃热盛,湿热上蒸;

2. 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3. 脾虚湿蕴,湿热互结。

临床分型及治疗:

1. 湿热型:头皮油腻潮红,黄色厚痂,瘙痒剧烈;治法: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等加减。

2. 血燥型:干燥脱屑,瘙痒夜间加重;治法:养血润燥;可选用当归饮子等加减。

3. 脾虚湿蕴型:表现:反复发作,头面油腻,纳差便溏;治法:健脾化湿;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二妙丸等加减。

临床需辨证施治,急性期以清利为主,慢性期侧重养血润燥,久病需健脾固本。忌食辛辣厚味,保持情志舒畅,避免过度洗头伤津,保证充足睡眠。

需要强调的是,脂溢性皮炎虽然无法“根治”,但可以“控制”。正如许多患者所说:“了解了这个病,知道怎么应对,心理负担就小多了。”希望每个人都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脂溢性皮炎,既不轻视忽视,也不过度焦虑,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管理方案。当头皮问题困扰你时,不要犹豫迅速寻求专业帮助。早期干预不仅能更快缓解症状,还能防止病情进展为更严重的状态。祝您拥有健康的头皮,远离瘙痒困扰!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毛发专病门诊 聂嘉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