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秋季养生保养总则

发布日期:2025-09-26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里面提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虽为万物之灵,但是作为依附、生存在自然界里生物,都是靠天地营造的环境所长养,所以养生第一法则“法天则地,顺应自然规律”。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五岳。天体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产生春夏秋冬一年不同的四季,以及昼夜晨昏的一天。遵循四时变化,应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针对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给于不同的养生作息指导。其中,针对秋天气候特点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养生指导论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经过春生、夏长的更迭之后,秋季正式进入秋收的季节,春季是发陈的时节,把旧年身体封藏的能量物质生发出来,为夏季的成长作萌芽准备,成就夏季的繁茂蕃秀,到了秋季,万物气象收敛,天地清明,为收敛提供了收容空间。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这个节气,需要早睡早起,让志向安宁,不在外散外耗,减缓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克伐。“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无论对心神和志向的收敛,都是使气机平和,肺脏的功能正常运行。秋季对应人体的肺藏,肺功能的调养关键就在秋季,这也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在秋季多发的原因。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天的调养重点在于顺应自然规律,以养收为主,收敛阳气,储备能量。若违背秋季养生之道,过度耗散体能,易损伤肺脏,导致冬季阳气无以温养,出现腹泻等虚寒症状。因此,这一时节应调整饮食起居等法则都是以收养为主,饮食以润肺生津、降润平和为宜,避免辛辣燥热之品,运动的量也不宜过量,保持体内气血运行畅通即可。同时,精神情志上内守平和,不躁动。

所以,善养生者,法天则地,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四季节气的自然调摄法则,“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秋季养生明容平,

早卧早起与鸡兴;

使志安宁缓秋刑,

收敛神气秋气平;

无外其志肺气清,

秋气之应养收道。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基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