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类一直探索的主题,中医“治未病”就是先人的健康养生智慧。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源远流长,最早文字载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提倡摄生养生,未病先防,强调在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时,通过食饮、起居、运动等调理方式,进行干预守护健康。治未病是中医的三大核心特色之一,与国家倡导的“健康中国”相契合,为现代人提供了独特的养生智慧。
什么是中医的“治未病”,中医的“治未病”包含三大方面
1. 未病先防
在日常的饮食、起居、精神、运动等方面对身体进行调摄,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疾病发生。正如《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2. 既病防变
包括欲病救萌和已病早治,在疾病萌芽状态时,早诊断、早发现、提早干预,防微杜渐,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就是《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谓“上工救其萌牙”。
3. 瘥后防复
在疾病初愈或康复阶段,注重调养,通过善后调治,防止原有疾病复发或继发他病。《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因此,瘥后防复也是“治未病”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医“治未病”的专科特色
1. 健康状态检查
体质辨识,给出个性化的养生调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药物调理、运动调理及情志调摄等。中医经络检测,通过经络探穴,对人体十二经络、五脏六腑的健康状态评估,精准指导经络穴位补泻、防病养生。
2. 多元调护方式
传统中药汤剂进行辨证施治,还有各类特色膏方培本固元,结合多种中医适宜技术,针刺、艾灸、耳穴、刮痧、拔罐等非药物疗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食疗药膳、茶饮膏方、运动导引等融入个人生活的日常。
中医治未病将健康管理的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化病于无形,守护生命质量。于个体,能够使大家的精力充沛,身心和谐,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于家庭和社会,减少了的医疗负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它不仅是中医的智慧结晶,更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让国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