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挡不住学习的热情,困难阻不了成长的脚步。6月19日,深圳市中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的学员们利用周末时间接受了第二课——执行力培训、职业素养与职场礼仪培训。
上午,关爱老师从解读土豆故事开始,带领大家思考和讨论“什么是执行力,何为执行力强?”,接着又通过 “齐眉棍”、“数字传递”等游戏,让学员们在团队游戏协作中,体会和总结“哪些事会导致执行力出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提升执行力的具体措施建议有哪些”。关爱老师的互动游戏有趣生动,寓意丰富,引起了学员们热烈讨论,学员们都积极分享了从故事和游戏中获得的感悟。
下午,子君老师带领学员们从外表有型、举止有度和沟通有效三个方面系统学习了职业素养与职场礼仪三大修炼。老师在授课时循循善诱,通过无数的小案例让学员们领会“交往以对方为中心”,“细节体现最深层的职业素养”等,学员们积极参与课堂问答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展现了学习主动性。
一天课程,干货满满,学员们受益匪浅,大家在课后都表示要学以致用不断思考,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科学的工作方式积极投入工作。快来看一看学员们在课后积极分享的个人心得吧!
第一组学员:
李璇(院办):我们常说,找到自己的内驱力,执行力随之而来。而团队的执行力同样取决于对目标的理解 。目标有了,该怎么实现它?沟通很重要,怎么沟通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同学都给我做了很好的沟通示范,让我受益良多。
陈园园(护理部):管理的执行力和员工执行力形成团队的执行力。复杂事情简单化,执行前周全的计划与应急策略,执行中指挥者决策部署,下属严格遵照执行,监督者及时验收(不仅是结束后验收,过程中监督同样重要)、反馈及调整,执行后的总结(学习他人、总结自己),以上均是影响团队执行力的因素。定好自己的位置,分清自己的职责(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做正确)!人在职场,就要遵守职场礼仪!员工的形象代表单位的形象!细节体现最深层次的职场素养,一定影响着我们做事成败;而贯穿整堂课程的核心“社交礼仪要以对方为中心”在生活及职场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
杨金龙(质信部):关老师的课,学习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沟通永远是第一位的。要想有执行力,必须有执行前的计划、执行中的实时调整、执行后的总结分析。子君老师的课,讲到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领导的座位安排、工作的着装等,还分析了性格的分类,让我们用相应的方法去处理对应性格的人际关系,受益匪浅!
李孟儒(科教科):关爱老师通过小组讨论解读故事和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让我们体会到高效执行力的重要性。在执行小组任务的过程中有以下三点感悟:第一,执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考虑事情要全面周到,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案。第二,执行中:要懂得灵活应对超出计划的变数,注重有效的沟通。第三,执行后:回顾执行过程,总结经验,和团队分享并达成共识。下午在子君老师的职业素养和礼仪课上学习到了很多行政人员需要掌握的职业礼仪。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比如递一样东西要顺着对方的方向,像这种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深层的职业素养。细节不一定决定成败,但一定会影响成败!
郑夏洁(科教科):今天上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下午的职场礼仪课程,很多内容都是干货,比如如何跟上级沟通,如何跟上级相处,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外在和内涵等等。细节不一定决定成败,但细节一定能影响成败。有时候成功可能就取决于一个小小的细节,甚至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凡事要学会多想几步,多考虑几个因素,多换位思考,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刘健(物价医保科):职业素养、职场礼仪以及执行力不仅涉及在职业生涯中,还是我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今天的礼仪课,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细节能深刻地影响到一件事情的结果,也学习到了外表、举止、沟通的技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识人技巧,人可以被分为猫头鹰、老虎、长尾熊、老虎四种类型,学会识人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这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此外关爱老师通过三个课堂实践让我们学习到了好的执行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强有力的领导、团队的协作以及一致的执行力。
第二组学员:
张青(院办):第二期课程让我加深了对学员们的了解,同时还深刻领会了团队合作要领,尤其是几个实践环节令我感触颇深。一个高效的团队,必须有高效的沟通。作为领导者,除了要有魄力及时做出决策,还应指令下达清晰。执行者则应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摆正心态,严格按照角色分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执行任务。此外,若想一次把事情做对还需掌握方法。一是前期做足准备,通过“确定目标-收集信息-拟定计划-任务分工”,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个人,从而达到执行有标准,考核有依据。二是过程中做到工作有痕迹,落实有时限,全程有监督。三是任务完成后做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以全面提高效率。
刘玉(科教科):上午关爱老师通过一系列故事和游戏,让我深刻领会了一个团队想要达到高效执行力的重要要素有哪些。执行前,方案规划要完善充分,团队中每个角色定位要清晰,各自职责任务要明确,过程中,每个角色都需要按自身定位严格执行方案实施,执行后,团队还有进一步反思,找问题,改建方案,改进角色分配等等。通过这堂课,让我在今后工作中,会更注意在团队协作任务中,明确自身所处角色,高效完成自己角色任务的同时,配合团队其他角色。下午子君老师的课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交往以对方为中心”,这点对我触动比较大,只有以对方为中心的沟通,才是高效便捷的沟通方式。“德归于内,礼发于外”,细节影响成败,我想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除了不断提高品德修养,让品德修养通过“以对方为中心”的礼来表现出来,才能真正在改变提高自己的时候,来改变周围的世界。
第三组学员:
在生活工作中也是这样,有时候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受里,没有换位思考,更没有跳出来从整体、从双方的角度去思考,得到的只能是片面的、不够完善的解决方法。以对方为中心多沟通、跳出争议点多思考,结果可能会大有不同。
申书郝(院办):今天的课程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沟通要为对方考虑,我想这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高效的工作技巧。俗话说做事情要三因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去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当我们与人沟通时也正是这样,对方的特点便是最重要的情况之一,想要高效地完成沟通,就要求我们根据对方的特点去选择方式方法,而不能只想着我要说什么,我要达到什么目的,否则难免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白白耗费精力,却难以完成目标。
彭有缘(总务科):两位老师授课生动形象充满激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是沟通要为对方为中心,这不仅是礼仪,更是一种高效工作的技巧;二是智商决定应聘工作的成败,情商决定升职空间大小;三是不同类型的人,要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孔雀、老虎、无尾熊、猫头鹰)!
第四组学员:
莫曼君(物价医保科):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得体的职业礼仪既能展现单位的形象,更能体现个人涵养,穿着打扮、招呼排座、握手引路等日常行为也有很多学问和规矩。这周安排的礼仪课程,老师以清晰的讲述和生动的演绎解开了我心中曾有的疑问。最后送上老师多次强调的一句话“细节体现最深层的职业素养”,与大家共勉。
杨莹(医学装备科):在今天的学习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上午关爱老师上课时讨论到的买土豆的故事。在以往对这个故事的阅读中,我只认为第二个故事人物约翰的做法比较适当,而在今天的课程中听到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意见,让我认识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些狭窄、不够灵活,今后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多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第五组学员:
陈瑜(质信部):关爱老师在打造高效执行力课程上从一个买土豆的故事开场引出讨论,随后通过多个游戏和讨论环节,让我们学员体验执行力与哪些因素相关,让我对执行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执行力高效,需要从执行前开始做起,执行前充分的准备以及充分的沟通是能高效执行任务的基础;同时,在执行期间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以及不断的监督以达到持续的进展。执行方案必须有清晰的规则,每个人在团队中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在的角色,正确履行自己所在的岗位职责才能更有效完成工作。而在子君老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礼仪课程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细节体现最深层的职业素养,细节影响成败。课程学习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举止的细节,重要场合中的一个不经意细微动作,很可能让前期努力功亏一篑。关注细节也作用于有效的沟通,遵循交往以对方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多方渠道多了解对方性格,将细节处理好,才能达到更好的沟通。
第六组学员:
曹彦(科教科):高效执行,知行合一。上午,讲师以买土豆的故事、齐眉棍和无声传话的游戏,引出大家各抒己见:效果=效能*效力、构建逻辑图的重要性、三思而后行、领导指令要清晰、听话听音、主人翁精神、实践出真知、团队协作、领头人角色的必要性、强制执行的效果……多维度的拓宽了我们对执行力的认识。举止有礼,张弛有度。下午的课对日常开展工作的帮助就更大了,讲师的“外表有型,举止有度,沟通有效”理论佐以信手拈来的各种例子,从外及内地让大家深入思考职场礼仪和素养的重要性;“交往以对方为中心“一金句更是打开了提高情商的大门。讲师传授的很多技巧操作在工作中也让人受用匪浅。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科教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