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深圳市中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市内课最后一期圆满结课。由我们熟悉的晏世乐老师授课,课程分别是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媒体关系管理、行政能力提升。
上午,晏老师从“早防备”“ 早发现”“早研判、早决策”“早控制”“早核报”“早善后、早学习”等六个方面传授我们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是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网络机制、矛盾化解稳控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风险监控预警。
二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发生突发事件时,情绪要保持稳定,做好研判,科学决策。
三是自信果敢,快速反应。即到即报,及时核实、随时续报,决不允许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时间上要快速,天灾应急处置黄金 72小时,人祸应急处置黄金4小时;空间上要控制“四圈”,减少人群聚焦。
四是沟通协调,驾驭全局。打出一套“上下左右内外”结合“组合拳”。对上有请示和报告,对下有行动和指令,对内有沟通和联动,对外有新闻和信息发布。
同时,晏老师结合案例向大家生动讲授了媒体网络舆情的特点、日常管理、网络治理,媒体关系管理以及重大事件媒体沟通的方法,学员们获益良多。
下午,晏老师系统地为大家总结了行政人员需要的六个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做事能力、做人能力。
一是在学习方面,要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系统把握、多思考,注重理解记忆、勤学勤问、学会做笔记、及时复习。
二是在思考方面,要培养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一切从定规则、讲规则开始,培养规则至上思维、证据性思维和程序性思维等。
三是在语言方面,尤其是公众演说,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提前收集演说资料,内容用数据说话,多举例子和故事,增强说服力,培养冷静的心态,避免过分紧张,平时多讲多练。
四是在写作方面,尤其是公文写作练习过程中,要思路清晰,表达以说明为主,文字要准确、简练、庄重、严谨、平实、规范。
五是在做事方面,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做事要有执行力、自主性和提升性。
六是在做人方面,要克服自私、自大,加强团结协作,培养爱心、同理心、包容心、欣赏心,做到主动联系、主动支援、主动反馈。
伴随着课程的结束,有不舍、有收货,学员们也感悟良多,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心得体会吧。
公立医院是人民的医院,始终以维护人民的健康利益为己任。因此,在公共关系管理方面,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出现突发事件,发生舆情时,医院应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分析、处置问题,带着情感同群众沟通,向群众讲明白、说清楚,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今天晏老师主要讲解了应急处置流程,早防备,早发现,早研判早决策,早控制,早核报,早善后早学习。还有处理舆情事件时候的一些原则,比如早发声,披露事实,先发制人等。下午的课程围绕行政能力的六个方面,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做事能力,做人能力,尤其是做人能力让我印象深刻,团队精神至关重要,工作中并不是单打独斗,要善于团结团队中的伙伴,取长补短,互相分享经验,个人和团队才能快速成长。
今天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个人比较深刻的体会有两点:一、学习的能力。要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应对新的工作岗位需求。二、做事的能力。假如你以80%或是更少的付出投入工作,而他人以120%或是更多的付出投入工作,日复一日你与他人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正如“有所为,有所位”,等到新的机遇出现的时候,机会只会留给那位工作积极进取的“他人”。
今天上午晏老师主要讲了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永远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因为“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且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在医院行政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对于突发事件早早做好防备措施和应急预案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认真总结反思近年来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教训,制定应急预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效性。同时应该做到及时组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今天的课程《突发事件预防处置与媒体关系管理》及《行政能力提升》,让我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首先印象最深的就是作为行政人员,无论何时,做事首先要遵循“依法、高效、便民”的原则,熟知“墨菲定理”,做到“制定了制度,就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其次在处理突发事件,制定早期预防措施时,理顺职能部门及专业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基础上,强化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打破部门界限,衔接、统筹、调动各种资源,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此时要学会善于“发动群众”)。
重大应急突发事件时,经验更重要,所以制定相关制度/预案后,平时的训练与实践更重要!行政综合能力也是一样, 包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法治思维、创新思维)、语言能力(公众演说、高效沟通)、写作能力、做事能力(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及做人能力(团队精神、友善关爱),这所有的相关内容,这次行政管理班的培训都有涉及,但能力的提升一定需要我们不断的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就像老师所讲: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感恩做人,团结做事,加油!"
本周的授课老师是咱们的老朋友晏老师,主要的授课内容为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媒体关系处理、行政能力提升。医保工作会遇到患者投诉等问题,因此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媒体关系处理的课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让我受益的点主要有1、应急处置的流程为早防备、早发现、早研判、早决策、早控制、早核报、早善后、早学习 2、媒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打好媒体的关系,加强媒体管理 3、面对记者提问的要点为快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说原因、多讲措施、慎下结论
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渡期,随着年龄、负担的增加,时有感到对某些事心有余而力不足。晏世乐老师的课,很好的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坚持学习,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正如“一日学习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这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不坚持学习终将被这个时代抛弃,正所谓张泉灵说的一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通过此次应急事件和舆情处理课程,我进一步了解了舆情的特点和形成模式,深刻认识了开展舆情引导、处置和媒体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步掌握了舆情引导和媒体应对方式方法。主动发声,塑造良好形象;边做边说透明公正,努力推翻谣言;回复舆情问题时先表达对事件的坦诚态度及关爱。面对重大事件的媒体沟通,牢记这20个字尤为重要: “快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说原因,多讲措施,慎下结论”。
上午,晏老师为我们讲授了“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媒体关系管理”,先重点从早防备、早发现、早研判、早决策、早控制、早核报、早善后、早学习等应急处置流程展开讲解,再从重大事件媒体管理的四大原则、媒体沟通的“十要”和“十不要”针对性地讲解如何把握好媒体关系管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面对群体性事件,要注意快速管控现场、“让人散去”、平息事态,对于“意见领袖”,要善于通过非正式组织去做思想工作。其次,要认识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作用,实现裂变式传播,形成了公共话语空间,过去“自上而下”的管控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形势,因此,要学会正确面对和坦然接受舆论监督,适应在“聚光灯”、“显微镜”和“放大镜”下工作和生活。
下午,晏老师为我们讲授了“行政能力提升”,重点从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做事能力、做人能力等六个方面进行讲解,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爱岗敬业的要求,包括“除非违法,坚决执行”的执行力、从“要我干什么到我要干什么”的自主性,并学会复盘总结,不断精进,其次要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士来做,提高团队整体效能,最大发挥团队的潜在能量。
今天是周末充电第8课,也是最后一次课。上午,晏老师授课《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媒体关系管理》,运用大量的案例给我们讲解了应急处置流程:早防备、早发现、早研判、早决策、早控制、早核报、早善后、早学习。我深受启发:
1.针对突发事件,要有应急预案,以免事发时不知所措。
2.“墨菲定理”,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所以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需要从制度和流程上根治,不能心存侥幸。
3.针对应急事件,要早控制,依法处理,灵活处理。放得下架子、不在乎面子、提得出点子、指得出路子、镇得住场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明之以法。
下午,晏老师授课《行政能力提升》,行政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做事能力、做人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其实,我们这次培训班的课程也是从这些方面展开的。作为一名行政人员,我一直深感行政管理知识不足,非常感谢医院给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安排专业的行政管理课程。通过这一系列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但是学习只是一个开始,只是知识的输入,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能力,真正运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实际问题,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保障8月15日深圳市中医院各项收费目录能够顺利对接国家医保平台,物价医保部全员被召回单位加班,很遗憾今日的课程只听了晏老师的部分课程。十分钟有十分钟的收获,一个小时有一个小时的收获。只要抓住了一个要点,并运用起来也是一种获得。
今日有两个主题:
1、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早防备、早发现、早研判、早决策、早控制、早核报、早善后、早学习。其中早防是关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要有侥幸心理。
2、舆情管理:谣言止于公开,沟通需要智慧。重点内容包括了媒体关系管理的重要性、重大事件媒体沟通的要点、回答记者提问技巧。其中如何回答记者提问是亮点:快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说原因、多讲措施、慎下结论。
这些课程内容都填补了我原来工作经验的空白,很有价值,收获满满,希望以后可以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上午主要学习了突发事件预防处置以及媒体关系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旁征博引,富有哲理。深感收获匪浅,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医院行政职能科室的一员,处置好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以及不断提高自身依法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午晏老师主要从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做事能力、做人能力等六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提升个人的行政能力。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切实提升了自己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时代是进步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为中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持续学习,期待明天。就像世乐老师在课上总结的,学习、思考、语言、写作、做事、做人这六大能力,缺一不可,工作后的持续提升,大致就是对照这六大块尽力完善了。这其中,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的基础,任何能力都离不开学习,而工作后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在我看来就是阅读了。毛主席去世前苏醒11次,看书11次,一辈子手不释卷: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实践,更好的提升自己。
世乐老师的行政能力提升课为本期的市内培训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知不觉就上完了八次课,感慨良多。曾一度很迷茫,离开了学校和导师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和要求,初入社会成为打工人,只知道自己欠缺很多,却不知道从哪开始去完善,而医院组织的培训班为我打开了工作后该如何去保持学习,从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的大门。
非常有幸能参加本次培训班,让我去尝试放开慢热、内向的自己,让我能向优秀的同事们学习,让我窥到持续学习的路径。而随着我对中医院历史和文化、领导和同事们的不断了解,我越来越期待中医院的明天,越来越希望自己也能为医院的明天添砖加瓦,也越来越坚信医院的明天,就像班歌唱的那样,中医人携手向前突破极限,努力终究会成圆,绽放最美的热烈。
长夏未尽,立秋已至。立秋并不意味着夏之结束,行政干部管理培训班课程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习就此止步。每周六的学习固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开心与收获。最后一课还是由老熟人晏世乐老师主讲,他以幽默风趣的风格结合自身的实例,给我们讲解了《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媒体关系管理》和《行政能力提升》两门课程。
前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突发事件舆情的处理方法。在新冠疫情肆虐下,无数医护人员不计报酬,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老百姓深切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大家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医患关系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个最美的样子。但最近山东肿瘤医院医生收红包事件,却又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对于发生这种可能引起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医院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医院面对突发事件时,必须积极冷静,透明公正,对媒体坦诚以待,主动去利用媒体发声,做好危急公关维护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否则就会“火”了医生,“凉”了百姓,好不容易回暖的医患关系就又变得雪上加霜。
对于第二门课程我的体会是高水平医院的创建,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更重要取决于医院的管理水平。要保证医院快速,科学地发展,就要不断地加强医院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掌握必要的语言、写作技巧,最后学会如何去做事、做人。只有不断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创造力,才能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学习才刚开始,收获远未到来。希望大家都能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展现勇于担当的精神,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为医院发展而负重前行的光荣使命。筑梦未来,我们在路上。
历时两个月,市内课程告一段落,但一切才刚开始。点点滴滴,造就不凡。这八次课程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种下了一粒种子,指明了一个方向,希望今后学员们能不断充实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开拓新视野,学有所思、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在新时代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谱写深中医光明诗篇。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