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时候,天色已漆黑如墨,新一波寒流的到来让大家体会到广东冬天的到来。转眼间,我已派驻龙川县中医院工作半年多了。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深感帮扶工作的不易,也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成就感。
想到临行前院领导一再叮嘱:“下到基层工作,你们是带着任务过去的,要做实事、做好事,真正为当地医院的提升和老百姓的健康做贡献。”虽然感到一定的压力,但想到我们有医院的全面支持作为后盾,甩开膀子干起来再说。
针对龙川县中医院提升危急重症病患救治能力的需求,我作为帮扶队长,带领帮扶团队全力投入“三个中心”的建设,即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呼吸与危重症中心、胸痛中心。从规范救治流程、梳理救治细节、参加应急抢救演练、医务人员培训到全程参与评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已通过基层版评审;呼吸与危重症中心也已通过网络审核;胸痛中心随着介入中心工作的逐步开展已进入工作流程,并为明年的评审做好准备。我们相信随着各中心运行进入轨道,龙川县中医院的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将得到更大提升。
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缩影

胸痛中心建设缩影
我们的第二批帮扶专家人才济济,不仅专业能力突出,更是公益大使。除了查房、门诊、带教的日常工作,我们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基本保证了每月1-2次的下乡义诊,送医送药送专家服务下乡镇,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因为在老百姓中口碑较好,每次我们中医院帮扶团队的义诊,都是人头攒动,四邻八乡的村民纷至沓来,还引得当地电视台对我们的公益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短短半年内,我们的帮扶团队抵达近10个乡镇,义务服务近千名当地百姓,采用义诊加健康宣教、科普宣传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村民的健康意识,为基层医疗服务献计出力。

帮扶专家至各乡镇义诊缩影
作为我们医疗队的第二任队长,来到龙川,院方安排给我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提升医疗质量,创三甲。以评促建,提升整体医疗水平。我们的第一任医疗队欧莉君队长,此前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我们以医疗质量为核心,鼓励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全面促进中医特色治疗的专科差异化应用。目前内一科的中医特色治疗示范点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相信能够以点带面,真正发挥中医特色治疗优势,提升临床疗效,也为中医专科建设夯实基础。
在派驻龙川期间,我们医疗队的专家把家搬到了龙川,把心安在了基层,踏踏实实地做着工作,远离亲人、朋友和熟悉的工作环境,其中的辛酸和困难各有体会。在工作中也难免遇到他人的不理解、甚至嘲讽,认为去基层工作是“镀金”、“度假”。我时常告诫自己:他人不理解,是因为不了解,没有到过基层工作,肯定不清楚基层医院的发展有多难,工作推进的阻力有多大,更不了解农民就医的实际困难有多少。误解不可怕,工作做不好才可怕。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知尽责任的乐趣”,我们帮扶团队必定化压力为动力,依托我们深圳市中医院的强大支持,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完成好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任务,切实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综合病区 范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