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医院动态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属于我们的抗疫故事

发布日期:2022-03-02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发热门诊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持续发挥着疫情防控的“哨点”作用,也时刻准备着为随时可能到来的疫情阻击战冲锋陷阵。


战斗来临

近期我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福田区出现多起、多源疫情,原有18家定点收治封控区、管控区患者的医院已经无法满足市民救治需求。22日夜间23点39分我科接到医务部转达市卫生健康委通知,要求我科即刻开始准备接收封控区、管控区患者。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后,我科即刻开始着手进入战备状态,筹备开设感染性病楼3、4楼作为专门接收封控区、管控区患者的隔离留观病区。


才接到通知2分钟,值班手机就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120即将送来一名来自管控区且高度怀疑“急性脑梗死”的中年男性。时间就是生命,2楼普通诊区的值班医生钟培玲、护士张玄玲、金显平首先进入隔离留观病区开始工作,科室其他人员也开始陆续赶往医院支援。科室负责人刘磊及护士长杨雨竹第一时间赶回医院进入隔离留观病区主持开展工作。


23日00点30分,正当脑病与心理病科会诊医师到达我科准备为“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时,120又送来一名86岁因摔倒导致意识不清的老年男性,经完善CT后提示“左侧额颞顶部及右侧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大脑镰下疝,蛛网膜下腔出血”,接到危急值报告后我们立即联系外四科、手术室并启动绿色通路,将患者送往手术室紧急手术。


由此,发热门诊开设隔离留观病区救治封控区、管控区急危重症患者的工作悄然拉开序幕。值班手机不停地显示着封控区、管控区的社区三人小组的求救电话,破羊水发动产程的产妇、急性心肌梗死、剧烈头晕呕吐、高血压急症等各种急危重症不停地由救护车送至我科隔离留观病区。


协作攻坚


除了接诊封控区、管控区这一市里面的临时任务,发热门诊原有的工作任务:接诊防范区具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患者、普通发热患者、黄码人员核酸检测还需继续开展,原有工作人员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工作需求。面对突然增加的巨大工作量,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取消下夜班的休息,护士甚至A班+夜班再接P班连续作战,支援隔离留观病区。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在杨曙东副院长、人力资源部林峰主任等职能科室主任的协调下,紧急抽调兄弟科室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工作,包括肝病科抽调医护人员各一名,肿瘤与血液病科抽调两名医生,推拿科抽调一名护士支援发热门诊工作。此外,党办还组织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到岗支援黄码核酸采集工作。


面对急剧增加的病人数量,发热门诊全体工作人员毫不畏惧,勇往直前,一切以病人需求为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诊疗。很多时候进入污染区后一工作就是7-10个小时,中途根本没有时间出来清洁区解决生理需求。在如此高压的工作强度下,两名护士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一名在上班时晕倒,一名在上班时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但是这并不能浇灭我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两名同事仍坚持要求排班;住在管控区的同事积极找社区和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开证明申请外出返院上班;有的同事直接收拾好行李放在车上,随时准备接到封控消息时就不再回家;有的同事看到小区被封头也不回地选择了回到科室,截止目前科室先后因小区被封控没回家的医护人员共7人。为了能够和大家一起完成这场“战疫”,发热的护理同事更是在解除隔离的当天便立即请战支持工作。


合作共赢


在过去1周时间内,我科接诊门诊353人次;来自封控区、管控区隔离留观人数:102人次,其中重点病种包括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眩晕3例、胆囊结石并嵌顿伴肺炎1例、药物中毒昏迷1例、急性心梗2例、高热抽搐1例、感染性休克1例、先兆流产8例、恶性畸胎瘤1例、新生儿肺炎1例、大面积脑出血1例、急性脑梗死2例:溶栓1例;另有妊娠要求产检、肾绞痛、腹痛、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眼外伤、糖尿病足伴皮肤感染、肾功能衰竭透析等等病例若干;黄码筛查人数:2616人次。至2月27日,福田区临时调整中大八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封控区、管控区患者就诊指定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发热门诊圆满完成封控区、管控区病人接诊任务。本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也离不开安保、运送及保洁人员的共同配合。


坚守把关


一个团队就是一个堡垒,一袭白衣就是一面旗帜,堡垒无言,却能凝聚无限力量;旗帜无声,却能挑起一线担当。发热门诊的工作还在继续,每天仍然有很多防范区以及普通发热病患和黄码人员来到我科,但是不管前路多难,我们都会坚守住“哨点”作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坚守在疫情前线,直到疫情得到控制。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钟培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