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因其发病隐匿且症状无特异性,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漏诊率、高误诊率的特点,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不论是在低、中、高收入国家,VTE 都被认为是住院相关死亡和残疾最常见的可预防原因。因此,对于住院患者进行 VTE 预防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院相关性VTE?
部分患者 VTE 事件的发生与其近期的住院经历相关,不论是外科还是内科住院患者,VTE 风险在出院后仍然存在,且出院后90d内仍处于相对较高风险。内科住院患者的 VTE 事件2/3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但仍有1/3的患者发生在出院后2 ~3个月内。
国际上大多数机构均将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90d作为医院相关性 VTE 的研究范围。对于所有在住院期间新发生,或住院超过2d的内科患者及在麻醉下进行手术的外科患者在出院后90d内新发生的 VTE 事件,统称为医院相关性 VTE(HA-VTE),亦有文献称之为医院获得性 VTE 等。部分文献医院获得性VTE 特指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VTE 事件,而医院相关性 VTE指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一段时间(30或90d)内发生的VTE 事件。
虽然不同文献在措词及所划定时间范围上有所区别,但都反映了 VTE 事件的发生与患者近期住院经历之间的联系。
VTE危险因素有哪些?
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均为 VTE 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性危险因素和获得性危险因素。其中,遗传性危险因素由遗传获得,获得性危险因素是指后天获得的易发生 VTE 的多种病理生理异常,HA-VTE 的发生多是遗传性和获得性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HA-VTE 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龄、肥胖、急性内科疾病、活动性肿瘤、大手术、创伤/骨折、制动、中心静脉导管、既往有 VTE 史等。VTE 好发于老年人及肥胖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制动被认为与 VTE 有关,制动超过7d的患者 VTE 风险明显增高。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炎症反应相关疾病(急性传染病、风湿病和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动脉血栓形成疾病等急性内科疾病被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指南列为重要的 VTE 风险因素。妊娠女性 VTE 发生率是非妊娠女性的4 ~5 倍,产后前6周的 VTE 发生风险比非妊娠女性高20 ~80倍。手术同样被认为是 HA-VTE 的重要危险因素,且 HA-VTE 是手术第二大常见并发症。普通外科手术、大型妇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后 HA-VTE 的比例可达15% ~30%。不同科室常见疾病及不同类型的手术患者VTE 发生率亦有较大差别,部分疾病人群 VTE 发生率见表 1【1】。
如何预防HA-VTE?
首先应对就诊或入院的患者进行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容易发生DVT和有症状肺栓塞(PE)的手术类型依次为大的骨科手术、大的普通外科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积极地给予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护理干预以减少其发生率。
(1)手术前
术前了解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有利于减少血栓发生的概率。护理人员必须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术前注意事项和各项配合要点,使患者充分了解引起术后DVT的原因,做到术前戒烟酒,调整个人情绪,补充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2)手术中
注意双侧下肢保暖,大手术的患者需要在术中应用下肢间歇充气压力泵以防止下肢DVT。
(3)手术后
术后患者应该早期采取主动或者被动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通畅,尤其手术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应该尽量减少平卧位时间,进行下肢肌肉按摩或者继续应用下肢间歇充气压力泵,直至患者可以下床活动。术后注意患者有无下肢疼痛、肿胀和活动不便等,及时行彩超检查,以免延误治疗;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预防DVT的重要性。
如何选择药物预防?
选择药物预防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合理的选用抗凝药,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减少副作用。常用的药物有: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新型口服抗凝药。其中低分子肝素是预防DVT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虽然作用于血管内膜,有增加出血概率,但是不会导致致命性出血,药物过量有鱼精蛋白注射液可以对抗,故常用于围术期VTE预防用药。
预防医院相关性VTE的意义?
目前我国对 VTE 的防治意识在不断增强,自2001年出台《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以来,《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等也相继出台,骨科、血管外科、肿瘤等领域也都出台 VTE 相关预防指南或专家共识并不断更新。如果能提高医患对于住院患者 HAVTE 的预防和诊断意识,可以有效降低 HA-VTE 发生率,从而减少因发生 HA-VTE 而导致的致残、死亡和经济上的损失,降低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1.《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 中华医学杂志 2018,98(46)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 临床药学 刘佳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