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医院动态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针灸科中风讲研社—医患联谊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日期:2022-07-25

6月24日下午,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举办了中风讲研社-医患联谊活动。通过为患者科普中风患者康复知识,帮助他们认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增加康复技能和树立康复观念,让患者们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活动还为患友们带来了一些实用的康复器具和针灸科的特色香囊作为活动纪念品。



每年世界范围内中风的首次发病患者数接近2千万,经过急性期救治后幸存的中风患者86.5%患有残疾【1】,中国现有近700万中风病人,其中约7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脑卒中后,机体神经功能受损,在恢复期神经系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但是不足以使机体的神经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中风最佳康复时机,在发病3至5天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中风后的康复疗效与开始康复介入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轻度的康复训练有利于功能改善。


活动中,针灸科一病区蔡佩晓护长对参加活动的患者及家属们表达了欢迎,阐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康复专科护士施尤佳通过PPT图文讲解,介绍了地中海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及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性。



中风患者发生跌倒风险率高,不仅影响了康复的进程,还伴有很多意外的并发症。康复专科护士施尤佳为患者及家属阐述了如何预防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患脑血管病后由于脑部主管四肢运动的皮质脊髓束受到损害,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偏瘫。偏瘫之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上面的神经没有很好的控制,肌肉失去力量,控制不住肱骨头,容易脱位。偏瘫患者偏瘫侧上肢力量变差后容易发生肩关节脱位,使用肩托,可以有效预防或固定肩关节脱位,促进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利于上肢功能恢复。程立超护士图文并茂地讲解了肩托的作用和佩戴方法,还进行了现场演示,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掌握佩戴方法。



康复治疗可明显降低脑中风的致残率和致残程度,所以康复训练在中风患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脑中风时会引起脑组织损伤,损伤使许多脑细胞变性死亡,脑神经细胞死亡后大多不能再生,这些细胞所担负的功能只能由相邻的其他神经细胞来代替,但替代细胞并不具备死亡细胞原有的功能, 即缺乏控制运动的网络联系和相关调控信息,而若想获得这种控制联系和信息,就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就好比婴儿学习翻身、爬行和走路一样,患者需重新进行运动的再学习,让替代细胞获得对运动控制的网络联系和信息存储。因此,从理论上讲,康复训练的过程就是调动患者剩余脑组织功能、增强代谢能力的过程,对脑中风患者功能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活动还分享了中风患者的自我康复训练,包括bobath握手、拱桥运动、BADL训练等,患友们积极学习并掌握这些技能。



通过此次活动,各位患友和家属们了解了更多中风相关知识和康复技能,活动受到了患者及家属们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陈婷,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医学美学美容,2014,第12期

【2】尚艳杰,田絜天,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第2期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一病区  程立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