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医院动态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雪域高原上的急救接力 —— 记急诊科赵强副主任医师援藏行

发布日期:2025-07-17

当飞机降落在林芝米林机场,扑面而来的不仅是高原清冽的空气,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作为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委派深圳市急救中心选派的三名专家之一,带着深圳急救领域的实践经验与技术积累,踏上了前往察隅县的征程。“作为一名党员,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责任更是使命。” 出发前我在党员学习笔记上写下这句话。此次应察隅县卫健委之邀开展急救体系建设工作,对我而言,既是一次专业能力的考验,更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守护接力。

初到察隅,感受需求与责任

察隅县的壮美风光之下,藏着急救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抵达后,我们迅速与当地卫健委及医护人员沟通,了解到这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医疗资源相对有限,许多基层医护人员在面对急重症患者时,往往因缺乏系统规范的急救知识而倍感压力。

“我们见过太多因为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而留下的遗憾,太需要专业的指导了。” 察隅县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的话,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此次培训的决心。作为有着多年急诊科临床经验的医师,我深知每一个规范的急救动作都可能关乎一条生命,尤其是在高原地区,急救响应的及时性和专业性更为重要。

定制课程,倾囊相授传技能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出发前深圳市急救中心朱虹主任就召集我们三位专家开了课程培训及定制会议,我主要负责初级救护员课程中的实践操作指导,辅训导师及主讲导师授课技巧以及创伤基础生命支持课程的内容。考虑到学员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我特意将临床中遇到的真实案例融入教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急救原理。

在创伤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中,我从院前创伤救治开始到院内救治衔接等全链条的救治流程及技术进行了讲解,结合因山路崎岖导致的交通事故伤、牲畜碰撞造成的撞击伤等具体病例展开教学。我先详细讲解了院前救治流程,从现场评估到初步评估,再到转运途中的持续评估、进一步评估,以及各系统创伤问题和创伤死亡三联征,每个环节都结合高原环境的特殊性进行说明。“在高原,氧气含量较低,一旦出现气道梗阻,缺氧症状会比平原地区更严重,所以我们评估气道时要更加迅速准确。” 

见证成长,自造血机制初成

培训后期,当看到我们培训的20名县域医护人员,在我们的督导下,能够有条不紊地为县级行政部门及消防官兵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他们不仅准确传递了急救知识,还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解答学员的疑问,这意味着我们播下的急救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记得有位参与授课的当地医生对我说:“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很复杂的事情,经过您的指导,现在我们不仅自己会了,还能教给更多人,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更有底气了。” 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此次援藏培训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点燃了当地自主开展急救培训的火种。

离开察隅时,高原的阳光格外明媚。我知道,我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但察隅县急救体系的建设才刚刚起步。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急诊科医生,能为雪域高原的生命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我职业生涯中珍贵的经历。相信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察隅县的急救事业会越来越好,为当地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 赵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