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我市名药品牌,推进名医-名方-名药一体化发展!
深圳引进刘良院士中药制剂创新与应用研究团队
中药制剂通常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的中药处方为基础研制而成,具有独特疗效、使用方便等优势,能有效突出医院的专科特色,是专科、专病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和有效传承载体,是塑造“名药”品牌的关键。
深圳市中医院作为我市中医药领域的龙头,不断推动中药制剂传承创新发展。2022年5月14日,依托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该院正式引进广东省中医院刘良院士中药制剂创新与应用研究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刘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中医处处长刘冬云,深圳市中医院院长易铁钢等领导与专家共同为该“三名工程”项目揭牌。
深圳市中医院易铁钢院长致辞
深圳市中医院院长易铁钢表示,我院制剂中心是我市区域性中药制剂中心,定位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体系。临床是今天、科研是明天、育人是未来,相信在刘良院士团队的指导下我院科研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将实现重点突破,这对塑造我市“名药”品牌,推进名医-名方-名药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常巨平副主任致辞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常巨平表示,市政府“三名工程”项目实施让我市医疗卫生水平突飞猛进,未来将继续引进像刘院士这样高水平的团队。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坚持中西医并重。我们要加强中医药方面的布局,做到中医中药不分家,在刘院士团队的带领下,我们将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全球顶尖科学家领衔,致力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刘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世界风湿免疫病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亦是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USA)。他曾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奠基院长等职,在粤港澳三地拥有30余年的工作经验。现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项目顾问、国际标准组织 ISO/TC249 技术委员会委员及中药标准化工作组召集人、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会长。刘院士也是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中医理论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邀研究项目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交流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中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良院士领衔的中药制剂创新与应用研究团队拥有核心成员6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杰青获得者、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得者等。研究人员均有国内外知名教研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国际视野。
该团队近三年在Gut, Nature Communications、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Microbiome 等著名SCI期刊发表论文179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论文有118篇,10分以上的论文有17篇。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励30多项,包括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和其他部级/省级一等奖3项。先后承担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以及其他省部级重点/面上研究项目80余项。团队6位成员均为现任SCI期刊编委,其中3人担任副主编。
助力名老中医经验方转化,塑造我市名药品牌。
该团队引进后,借助刘院士在粤港澳三地的工作经验,结合三地优势和两个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特点,将在三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进一步夯实学术团队。不断提高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学科建设,推进我市中药制剂研究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平台,为中药新药、新剂型、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提供便利。
二是开展重大中药新药研发和中药制剂转化等项目。加快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方的学术传承和成果转化,实现名老中医经验方从临床中来回到临床应用的良性循环,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标志性、高质量成果产出。争取牵头制定中药国际ISO标准、授权国际PCT专利、冲击国家级奖项等。
“三名工程”刘良院士致辞
刘良院士表示,双方团队将以“三名工程”项目为起点,发挥深圳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中的贡献度。通过牵头制定中药ISO国际标准,实现深圳市在中药国际标准方面零的突破,有效推动本市中医药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双方将加大团队依托单位和深圳市中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力度,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培养更多人才。通过本次合作,深圳市中药制剂中心将成为全国一流产学研基地,达到国内技术领先水平,助力中医专病专科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特色服务需求,切实提升中药制剂在创建健康深圳中的贡献度。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中药制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