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需深入贯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进科技的开放与合作。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强化科技创新的全链条部署和全领域布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医学交流与合作、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国际影响力成为必然趋势。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依托党建引领,在多年保持业内全国领先基础上,毅然踏上了全球影响力新征程,构建与前沿科学紧密结合的中医药创新服务模式。
肝病科发展历程概述:肝病科从深圳市的重点专科、广东省的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国家区域中医肝病诊疗中心、华东南六省中医肝病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中医肝病专科技术协作组的组长单位。根据《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在2023年全国中医肝胆病学专科学术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第六,至此,我院在中医肝胆病领域已经连续20余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肝病科未来发展方向: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医药学科体系,持续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加强全球范围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不仅需要我们深入探索中医药的深厚底蕴,还要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以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创新进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提升全球认可度,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提升国际影响力方案:
1、“小支点撬动地球”策略:发展学科强势领域,并以此作为杠杆,推动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全球影响力扩散。中医药与人工智能、多组学、大数据等新兴前沿科技融合创新,将代表未来几十年引领学科发展的核心生产力。这些先进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与临床诊疗融合并深度分析的研究平台,将是这场科技进步盛宴中使患者最终受益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目前最前沿和发展尚薄弱环节。我们锚定这一核心,紧随全球前沿进展,打造中医肝脏疾病分析平台,构建肝脏疾病知识图谱,并向全球发布,作为提升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试金石。
2、优势领域带动全面发展:借助在优势领域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学科综合水平,实现学科全领域全链条均衡发展。
方案执行实例与成效:
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验证以学科优势领域撬动国际影响力的可行性。由肝病科马文峰为主要完成人构建的肝脏疾病知识图谱是中医药与人工智能、多组学、大数据等新兴前沿科技相融合,与临床诊疗结合并深度分析的研究平台,目前已初步完成并向全球开放的是肝脏疾病相关单细胞转录组和总转录组两大模块。
目前向全球发布半年数据出炉,其应用范围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超过570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应用。美国明尼苏达医学院等知名研究机构已主动与我方联系,希望基于该图谱开展国际合作,其中与奥胡斯大学Lene团队(继诺贝尔奖获得者、钠钾泵发现者、奥胡斯大学Skou教授之后,继续钠钾泵相关研究)的合作已部分完成。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疾病命名及国际指南撰写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Mohammed Eslam教授在审阅该知识图谱相关研究后也表达了合作意愿。这不仅开拓了更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同时也印证了“小支点撬动地球”,通过充分发展和利用学科优势领域,进一步提升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可能性。
在现有肝脏疾病知识图谱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及多组学等模块,产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促进中医肝胆病学科创新发展,拓宽发展路径。坚持多学科开放合作,始终走在现代医学科技前沿,积极推动研究成果产出与转化。发展和完善中医药数字医学模式,发挥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的学科示范和技术辐射作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 马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