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媒体聚焦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 文匯報】「我要成為媽媽這樣的護士」

发布日期:2021-12-01

(媒体报道部分截图)


深圳護士「母女花」 疫境雙雙上一線


在深圳抗擊新冠肺炎一線,有一對攜手抗疫的「母女花」--媽媽李林是深圳市中醫院發熱門診副主任護師(編註:護師為護士評定職稱級別之一),女兒徐逸是深圳市三院感染二科護士。今日雖是母親節,李林仍要堅守一線。為了犒勞媽媽,徐逸準備親自烹飪母親節海鮮大餐。「現在,我特別能理解她作為一個母親,對家庭的保護和愛護。每次回憶起這幾個月來她對我的付出,就會想哭。」 徐逸哽咽道,母親節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媽媽身體健康,能有更多點時間陪伴家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


今年,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55歲的李林取回了退休申請,堅持上班。


母親曾抗沙士

17年前,12歲的徐逸剛上初中,一場沙士肆虐了全球,當時在急診科工作的李林把女兒託付給了家人,自己住在了醫院值班房。沙士過後,醫院成立了專門的發熱門診,李林也主動報名。


徐逸說:「媽媽在我心中的形象是非常偉岸光輝的,不論工作中有多苦多難,她都會把積極陽光的一面展示在我面前。當時她的一句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記憶裡,『既然選擇了做一名護士,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職責。現在病人需要我,我就要對病人負責』。」


於是,她高考時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護理專業。「我要成為媽媽這樣的護士。」巧合的是,畢業實習,徐逸被分配到了李林所在的深圳市中醫院。


疫情發生前,徐逸一直在內分泌科工作,增援調任到感染二科後,會操作呼吸機的她更主動請纓去照顧重症病人。前線工作時間長,進入隔離區,一待就是數小時,防護服不能隨便換,媽媽貼心準備的紙尿褲派上了用場。


母授工作經驗

「為了能讓我無後顧之憂地更好投入工作,爸媽還一起搬來同住,不僅照顧我的飲食起居,保證營養,還傳授了我很多護理經驗,包括怎麼做更有利於消除病人和自己的隔閡,重點做好心理護理;工作時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把多餘的時間留給與病人溝通等。」


最令徐逸感動的是,剛調任感染二科時,有一天下了夜班,徐逸還在交接手頭的工作,一直到凌晨4時才回到家中,李林依舊在家中等着。


「(她)就像小時候那樣每天等我回家,看到我進門後,會端出一碗熱湯,再聊下工作上的事,幫我排憂解難,給我樹立信心,弄完一切後才會安心去睡覺。第二天一早,她自己上班前,還會幫我遛狗和準備好早餐。」


「媽媽知道一線很忙,她再擔心也極少打攪我,基本上我只需要上好班,其他很多事情她都包了。真的非常感謝媽媽。」 「媽媽跟我說,要一起堅持,直到這場戰役勝利。」


目前,深圳僅剩1名新冠肺炎患者仍在市三院住院治療,醫院也根據病人數減少而制定了新的護士排班頻率。原定母親節要上夜班的徐逸,被安排可以休假一日陪伴家人。


徐逸說:「媽媽主動申請了堅持上班不用輪休,所以她還是會正常值白班,我們晚上才會見到面。」


转自:文匯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