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媒体聚焦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健康情报局】深圳护士内心os:不求做天使,但愿被理解

发布日期:2021-12-01

(媒体报道部分截图)

点击视频向抗疫前线的他们致敬↑


2020年是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个冬天,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华夏大地。

image.png


医护人员面对这些赞美,他们只希望今天的感动能够延续。不求做“天使”和“英雄”,但愿被理解、被尊重。

image.png


在隔离病房,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输液、吸痰、翻身、进行管道护理……

“给患者吸痰,一不小心就会有飞沫和呼吸道喷溅,就可能被感染。”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的男护士康奎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行这些操作,难度大大增加。


支援深圳三院的康奎

支援深圳三院的康奎


在支援市三医院的时候,他第一次“上岗”不到20分钟,身上就急冒汗,护目镜面屏开始起雾视线模糊,严重影响护理操作。


经过片刻调整,康奎又投入到紧张的护理工作中:给患者输入药物,完成营养支持,及时收集痰液、大小便,进行血气标本采集,为患者行俯卧位通气……4个小时的夜班过去,他防护服底下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此外,在发热门诊、社康中心、口岸、机场、集中隔离点等地,也有护士的身影。“在集中隔离点里,要做护士,也要做后勤保障,三头六臂都不够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治未病科护长、急门诊大科护长吴玉娟说。


吴玉娟介绍,最初隔离点里只有3名医护,最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上4小时。不过她觉得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大家都健康回家,“这些付出都值了”。


医护人员


疫情期间,深圳派出5批共计77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包含45名护士;选派130名医护人员入驻市三医院支援医疗救治工作,其中有51名护士。

image.png


相信不少男护士,都经历过一个灵魂拷问:护士还有男的吗?


虽然护理队伍仍然以女性为主要力量,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护士加入。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注册护士中,女性护士42289人,占95.14%;男护士2160人,占4.86%。


去年一年,深圳男护士人数增加22.87%,他们在急诊科、ICU、手术室,精神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渐渐发现这份职业的光荣与神圣。”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王海洋坦言,在年轻时曾羞于说出自己的职业。后来当他再告诉别人自己是护士,收到的回复不单单是赞同,更多的是敬意。


在雷神山医院的王海洋


疫情期间,他主动报名支援湖北,“作为男护士,我们当仁不让”。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王海洋用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去照顾每一位病人。“我为这份崇高的职业而感到骄傲,我愿意做大家身边永远的‘提灯男神’!”


目前,深圳护士约占医院医务人员总数的50%,一年提供10501.66万诊疗人次和住院病人182万人次的服务。他们用温暖仁爱的情怀抚慰患者的伤痛,让坚强有力的臂膀成为患者的依靠。


今年护士节,为了感谢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付出,深圳共表彰护士556名。2个护理集体获得“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13人获得“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的称号,并有1名护士推荐为省级劳动模范。

image.png


当询问孩子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可能是医生,可能是科学家,护士很少出现在愿望清单上。


其实,与大众的认知不同的是,深圳护士队伍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学历结构逐步从大、中专为主,向包括本科生、硕博士等多元化转变。


温柔的呵护

温柔的呵护


深圳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75.12%,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护士占31.34%,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护士达到护士总数的22.37%,专科护士发展迅速,全市共培养了1600余名专科护士,一支高学历、专业化、高质量、多元化的护士队伍正在形成。


白衣天使


深圳市医师协会代表张树本曾表示,市属公立医院日门诊量达到8000-10000人次,平均每个医生每天要看上百个患者。“医院有时候就像车间的流水线,每天那么大的工作量。”


此次疫情,让白衣天使再次走到大众面前。面对潮水般的赞美,他们却异常冷静,希望这份感动消失得慢一些。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白衣天使的心声,已经被听见。


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圳于2016年8月31日出台了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综合法规,针对医闹滋事、会办医难等社会“痛点”作出了规定,2017年1月1号起正式实行。《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针对近年来严重威胁医患关系的医闹问题作出了规定,明确医疗机构职业场所是公共场所,任何人不得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医疗机构,或者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聚众闹事,围堵医疗机构,强占或者冲击医疗机构场所,违法者将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附:深圳市卫健委致深圳市护理工作者的慰问信


转自:健康情报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