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媒体聚焦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深圳中医医疗队获“时代楷模”称号

发布日期:2020-09-28


(媒体报道部分截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李璇) 9月25日,“时代楷模”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抗疫事迹媒体座谈会在深圳市中医院举行,医疗队长刘禹翔、队员彭思萍、刘磊分享了他们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精彩故事,重温雷神山医院的战疫时光。深晚记者获悉,中宣部日前公布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等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其中,深圳中医医疗队作为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名列其中。


雷神山战疫时光成难忘经历

深圳市中医院院长易铁钢介绍,在收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组队通知后,市中医院当天集结人员,连夜筹备防护和生活物资,与区级中医院共同组建了由25名队员组成的深圳中医医疗队,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雷神山医院支援期间,深圳中医医疗队通过中医、中西医创新结合,让近八成患者病征得到改善。


刘禹翔、彭思萍和刘磊纷纷表示,作为深圳中医医疗队的队员,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工作的日子,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据了解,深圳中医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工作期间累计收治患者46名,重症患者13名,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岁。深圳中医医疗队负责的病区3月23日实现重症清零,3月28日实现患者清零。3月31日,深圳驰援武汉中医医疗队返回深圳。


把深圳中医经验带到武汉

2月17日,深圳中医医疗队出发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2月18日,该医疗队进驻雷神山医院接管感染三科六(C6)病区。病区从零开始建设,队员们肩扛手抬,仅用了54个小时,就把这个病区装备成一个有48张床位,随时可以收治患者的传染病病区。


刘禹翔说,经过54小时加班加点艰苦奋战,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整个病区的布设,2月20日14时顺利完成患者的安置。雷神山医院收治的多为重症患者,其中C6病区的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基础疾病多,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也比较多,医护人员面临巨大挑战。


深圳中医医疗队将在深圳的中医治疗经验带到了雷神山医院,并结合武汉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根据疾病发展规律调整治疗方案,深圳中医医疗队先后拟定深圳肺炎1号方(普通型)、深圳肺炎2号方(重型)、深圳肺炎3号方(危重型、后期肺炎难吸收),并开展针灸、经络按摩、手指点穴、摩腹疗法、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中药热奄包、红外线治疗、呼吸排痰训练、八段锦、拍打操等10余项中医特色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特色突出的“组合拳”,医疗救治成效显著。


通过共同努力,深圳中医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46名,重症患者13名,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岁。该病区3月23日实现重症清零,3月28日实现患者清零。武汉雷神山C6病区的46名患者救治过程中,中医药参与率100%,纯中医药治疗率73.9%,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有效率100%,中医药参与救治危重症率100%,零死亡病例,无轻症向重症转化病例。


转自:深圳晚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