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辅助麻醉的临床应用
针刺辅助麻醉是指在传统经络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手术循经取穴,辨证运用针刺手法,持续刺激穴位的同时配合麻醉药物以减轻术中生理功能紊乱、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一种临床麻醉方法。自上世纪中国医务工作者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将传统的针刺疗法应用于现代手术麻醉之中,现针刺辅助麻醉已广泛的应用于围术期的各个方面。
(1976年国家发布《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
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一枚为“针刺麻醉”。)
针刺可以缓解术前焦虑,优化手术条件;针刺具有镇痛作用,可以减少术中20-30%的麻醉药用量,减轻应激反应,维持术中生理功能的平稳,具有一定的器官保护作用。针刺可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等,有益于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术前耳穴压豆) (术中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
科室充分利用我院中医优势,配备专业针灸医生两名(其中一名为博士学位),广泛开展针刺辅助麻醉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主持、参与相关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在201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年会中,黄增平主任荣获“研究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