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益母草简介

发布日期:2008-05-04

益母草。原名茺蔚,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又名益母。陶弘景谓:“今处处有之。叶如荏,方茎,子形细长,有三棱”。李时珍谓:“春初生苗如嫩高,入夏长三四尺,茎方如黄麻茎。其叶如艾叶而背青,一梗三叶,叶有尖岐。寸许一节,节节生穗,丛簇抱茎。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大如同蒿子,有三棱,褐色”。具活血祛瘀,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妇女血脉阻滞之月经不调、经行不畅、小腹胀痛、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及小便不利,水肿等证。常用量为10~30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