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平,我们按照医院的统一安排到河池市中医医院进行驻点帮扶。
河池市中医医院是国家三级医院,创建于1972年,前身是金城江铁路医院,2009年更名河池市中医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及医养结合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服务单位。现有三个自治区级骨伤科、壮医科、肿瘤科重点专科。
一、“授人与渔,精准帮扶”(汪桃利博士在肿瘤科的帮扶事迹):
肿瘤科是河池中医医院的重点专科,经过前期调研,结合该科室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帮扶计划:
1、规范诊疗方案及指导开展新技术:科室由于开科时间较短,常见恶性肿瘤的诊疗方案不是很完善,我在帮扶期间帮助他们建立了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并指导实施。
2、制定每周教学查房制度及病例讨论制度:科室目前教学查房制度尚不完善,我在帮扶期间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查房,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由于当地经济相对落后,大部分病人经济拮据,相对昂贵的药物患者负担不起,针对疑难病例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病例讨论,为患者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提高了科室医务人员诊疗水平。
3、制定每周小讲课制度:科室医务人员获取肿瘤新进展的渠道相对局限,每周三下午下班后组织医护人员小讲课,传授及了解目前最新肿瘤诊疗新进展,提高科室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每次小讲课都是晚上下班后,科室极少有人请假,全部参加学习,这种对新知识的渴求及好学精神也深深感动了我。
4、帮助创建无痛病房:科室目前癌痛诊疗及管理尚不规范,我在帮扶期间帮助科室建立癌痛规范诊疗流程及制度,准备积极创建“广西壮族自治区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
4、科研帮扶:科研也是科室发展的短板及瓶颈,我在帮扶期间帮助科室申请河池市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科研项目,并对科室人员针对课题设计及论文撰写进行相关培训。
5、创三甲帮扶:帮扶期间适逢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科室医务人员没有相关经验,2018年我在住院总期间为肿瘤科三甲资料员及联络人员,对资料准备有一定的经验,帮扶期间帮助他们准备三甲迎检资料,对评审细则、迎检细节进行相关培训。
二、点滴融入,细节提高(刘伟东医生在骨伤科的帮扶事迹)
作为河池中医院的骨伤科,本身是自治区的重点专科,实力不弱,很多常见的手术都已经可以熟练开展,加上之前我们骨伤科已经派出了三位副主任医师持续帮扶,骨伤科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因此,针对具体情况,目前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基层医院,病人往往病情较重才住院,但很多住院的病人由于经济、思想顾虑等方面的原因不愿意手术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及疼痛治疗有着较大的开展空间,而我本人曾在北京大学医疗系统的疼痛医学科学习过,临床技术上我主要在骨科疼痛方面的诊疗进行帮扶。
1、开展或共同完成一些疼痛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如椎体成形术、选择性神经阻滞、椎间盘臭氧消融等,对一些不愿意开放手术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有了更好的治疗手段。
2、积极开展病房、门诊可治疗的疼痛治疗技术,在这里第一次使用触发点治疗技术,指导下级医师及治疗师开展浮针、内热针等中医适宜技术。结合进修时学习到各种疼痛注射技术,指导下级医生完成椎旁神经阻滞、全身各关节注射等实用方便技术。
3、下一步条件成熟,考虑开展超声引导下的一些疼痛注射治疗,开展椎间孔镜技术的一些讲课与指导,为以后该项技术的开展夯实基础。进一步传播我院骨科团队在疼痛治疗的相关理念、技术,加强两个医院骨伤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