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深圳市卫计委指导、深圳市医管中心主办、深圳市中医院承办的“国医大讲堂”首场讲座在深圳书城中心城拉开帷幕。
国家第二批国医大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肾病学领军人物张大宁教授携弟子深圳市中医院李顺民教授、易铁钢教授围绕“肾和肾保健”的热点问题给深圳市民带来了一场高端中医讲座。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在肾脏保健调理方面强调以下十点:
第一,注意寒邪的侵袭,尤其夏季不可贪凉。中医认为,“六淫”是指使人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总称。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虽是生长发育的条件,但又是产生疾病的因素,而人体会否发病,另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正气强盛,则邪不能害,反之则易感六淫而致病。寒邪易伤阳气,其伤人有两个途径:一是外寒侵袭肌表,损伤卫阳,称为“伤寒”。二是外寒直中脏腑,损伤脏腑之阳,称为“中寒”,后者尤为严重。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至中老年后,肾中精气亏乏,极易感受寒邪,轻则伤风感冒,重则直中肾脏,表现为人的骨节的酸痛,长期的发冷发痛。我今天上午在这看一个病人,她的情况就和这个类似。中医有个术语,叫做少阴寒化证。所以,肾保健的第一条就是注意寒邪的侵袭,中老年之后注意保暖,睡着后要多加被服,以免受到寒邪的侵袭;暑天注意适当使用空调冷气,避免直吹身体,睡眠时要关闭空调,性生活时,不仅冷气不可直吹,而且室温不宜太低。
第二,要注意饮食冷热,饥饱适量,荤素搭配。一是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过量摄入脂肪、胆固醇,如肥肉、蛋黄等,可使血管粥样硬化,不仅可造成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间接影响肾脏,而且还可使肾动脉硬化,直接损及肾脏。二是注意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内极为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内氮的惟一来源,消化吸收的氮量与排出氮量相等时称为氮总平衡。三是注意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动物内脏,海鲜,骨髓,啤酒,菠菜,菜花,豆类等等,这些高嘌呤食物对体内尿酸浓度有显著影响,也是导致痛风及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注意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是肾保健的重要内容。新鲜果蔬还含有少量的钾元素,也可促进肾脏排出尿酸。另外,要多饮水,节制每日进食量,控制每天饮食中的总热量,减轻体重。高尿酸者饮食应控制在正常人的8%为妥,不要暴饮暴食。四是注意盐的摄入。饮食过咸,会使钠离子在体内积累过剩,引起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造成脑血管障碍。还有一些发性的食物,好比说羊肉,肾脏病人应当少摄入或者不摄入。
第三,要注意适当的运动。人到中老年之后,适当的运动可减缓人体内分泌衰退过程,有利于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的代谢,增强甲状腺功能,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使生命力更旺盛。中老年适当运动还可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提高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但是,什么样的运动量,才算是适当呢?当然,方法有很多,我认为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是计算他的心跳次数,在增加三份之一的情况下为佳。好比说他心跳七十多次,三份之一就是二十几次,这时他运动后的心率不要超过九十或者一百次。当然,这不是一个严谨的方法,但却是一个简单的方法。运动太过,即超过自身的适应量,会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如持续强烈运动会使尿量明显减少,甚至会出现“运动性蛋白尿”,这是由于过量运动时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或血中乳酸增多,使蛋白质体积变小,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而出现蛋白尿。
第四,要注意精神调养。人的长寿与精神调养息息相关。WHO曾在上世纪末做了一个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四条结论:第一、人的寿命和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爱运动的人不一定长寿,不运动的人不一定不长寿;第二、爱运动的人生活质量高,好比我跟李院长,李院长每天运动,我不运动,他到六十岁我也到六十岁,他还可以天天爬山,参加旅游团,跑来跑去,他的生活质量高,我的生活质量不高,但是这跟寿命不是一个概念;第三、遗传是人的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的父母都是非常长寿的,那么你长寿的几率也非常大。你生产出来一辆奔驰,他生产出来是一辆捷达,他再怎么保养也保养不过你这辆奔驰,因为你这辆奔驰先天本来就很好。但是,还有后半句话,就是只反映在差异显著的人群中,他用的是统计学术语,用的P值,随机概率,P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小于0.05差异显著。那就是说,你的父母和他的父母都七八十岁,这没多大差异。所以,遗传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跟中医的说法是一致的。中医有句话叫做肾为人体先天之本,先天是什么呢?你的先天是你的父母,你是你孩子的先天,换句话说,你肾脏精气的充足与否受你父母的影响,你肾脏精气的充足与否又影响着你的子女;第四、人的平均寿命主要和人的情绪有关。情绪平和舒畅的人,长寿。如果这个人的状态、精神,忽高忽低,或者长期郁闷的人,这个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很高,这样的人是不长寿的。中医学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论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恬淡虚无,就是说这个人四大皆空,无欲无求,这个人就长寿,精神因素非常关键。我做过天津市老寿星调查报告,八十年代初,天津市一百岁以上的老人一共有六个,现在天津市有311个一百岁以上的。你看,这增加了多少,这些老人我全部都看过追踪过,最长的追踪了六年,这些人的生活条件没有一个是好的。我举一个例子,这个人是107岁死的,我从101岁开始就追踪这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