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5-18日,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邀请陕西中医药大学张学文国医大师内分泌传承工作团队的核心成员闫咏梅教授、杨秀清教授以及团队成员刘燕妮主治医师等一行六人至深进行学术交流。在这四天的交流活动中,有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还有联合申报课题、奖项的规划和指导,让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均受益匪浅。
团队核心成员闫咏梅教授、杨秀清教授等在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进行学术交流
11月16日上午闫咏梅教授、杨秀清教授至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病房进行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李惠林教授、内分泌病科赵恒侠主任以及科室骨干成员与内分泌病科博士生、研究生以及规培生等共同参与。闫咏梅教授和杨秀清教授首先对患者进行床边问诊、查体,两位教授问诊系统清晰,态度和蔼可亲,查体全面细致,值得年轻医务工作者学习;之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系统讲解,从中医的理法方药到西医的查体、诊断、治疗方案以及研究进展等,受益良多。
闫咏梅教授
杨秀清教授
问诊、病例讲解
第一位患者是位34岁的年轻男性,患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四肢麻木、双足疼痛,面色晦暗无华,舌脉象:舌质暗红,苔黄厚腻,右脉滑左脉弦,中医诊断为消渴病痹症,闫主任辩证认为该患者属湿热内蕴,脉络瘀阻,治宜清利湿热、化瘀行气、通脉止痛,方以四妙散加减。
闫咏梅教授给病人查体
第二位患者是一位71岁的老奶奶,患糖尿病已经有10多年了。近期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中医诊断:呆证;消渴;中风,西医诊断: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痴呆,舌脉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水滑,舌下脉络迂曲,脉弦。闫教授认为其证属脾虚水湿内热,兼有瘀热,治以健脾益气、化湿祛瘀为法,方药选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的经验方-清脑通络汤加减。
闫咏梅教授讲解病例
第三个患者是一位78岁的老爷爷,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复发性脑血管瘤;脑梗塞,中医诊断:消渴;中风,舌脉象:舌质暗,苔白厚、兼少许黄瘀,脉右弦滑,左滑细沉。杨教授认为患者证属瘀热内扰、瘀阻脑窍,方用温胆汤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