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水果,特别是在岭南地区。到了夏天陆续上市,喜欢吃龙眼的人就可大饱口福了。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
龙眼不仅是水果佳品,还是一味中药,2012年被国家卫健委列入药食同源目录。《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其功效,且将其列为上品,谓其“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后世逐渐总结出其补气血、益心脾、安神的功效。有“北人参,南桂圆”之称。
《中国药典》上的描述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与用量】9〜15g。
别名:龙眼肉、益智、蜜脾、桂圆、龙眼干等
一、适用证
1.气血两虚证
本品甘温入脾,补后天之源而益气养血,且甘甜平和,宜于久服。可用于治气血不足所致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神疲肢倦、气短乏力、舌质淡、脉细弱等症,或年老弱、久病体虚者。
2.心脾两虚证
本品甘温,入心、脾二经,善于补益心脾,既不滋腻,又无雍滞之弊,为滋补良药。对于思虑过度、劳作心脾、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者尤为适宜。脾气虚弱、食少体倦、统摄无权的崩漏、便血等症也可以用。
3.脾胃虚弱所致胃脘胀痛、泄泻、水肿等诸证
二、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龙眼肉有抗应激和抗焦虑作用,还有镇静催眠、增强免疫功能功能、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三、下面介绍几款龙眼肉药膳
1.龙眼甜粥
材料:龙眼肉、扁豆各15g,白莲子10g,白糖、粳米各60g。
制作:除白糖外,将以上材料加适量开水放砂锅大火煲开后,再小火煲半小时,再加入白糖搅拌均匀,盛出温服。
功效:用于气血两虚,贫血及神经衰弱。
2.龙眼莲子羹
材料:龙眼肉20g、莲子20g、百合20g、冰糖20g。
制作:除冰糖外,将以上材料加适量开水放砂锅大火煲开后,加入冰糖小火煲半小时,搅拌均匀,盛出温服。
功效:用于心脾血虚引起的失眠。
3.龙眼生姜汤
材料:龙眼干14粒、生姜3片。
制作:将以上材料煎汤温服。服
功效:用于脾虚泄泻。
服用注意
1.龙眼性偏温补,多吃容易上火,故热性体质者不宜多吃;
2.龙眼甘甜易生痰湿,痰多会加重咳嗽、哮喘症状,故痰湿引起的咳嗽、哮喘者不宜食用;
3.因龙眼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合适食用。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2020版
《中华临床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 张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