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药膳食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养胃茶饮妙方

发布日期:2024-04-04

胃不好”几乎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最常见的胃病就是胃炎。有一种胃炎叫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胃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

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饱胀、痞闷、疼痛,以及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

其实我国各大权威指南均明确指出中医药早期干预的确切疗效,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病变,延缓萎缩性胃炎向胃癌的转化,降低胃癌的患病率。

正所谓“胃病三分治疗,七分调养”,不良的生活方式常常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起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特别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代茶饮,帮助大家进行日常脾胃调养~

1.生姜红糖饮

【配方】鲜生姜5 片,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片,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用杯盖焖约10分钟后,加入红糖调匀,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温胃散寒止痛。

【主治】适用于胃寒之人。因受凉或冷饮,寒滞于胃导致胃痛、胃胀。同时该方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在冬季受寒后饮用,除温中散寒外,并可散全身寒气,预防感冒。

【服法】胃寒患者可长期饮用,每日2至3次,餐后服下,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受寒者应在受寒后尽快服用,频频进服,待症状缓解后停服。


2.麦冬二参茶

【配方】枸杞、麦冬、太子参、北沙参、玉竹各9克,青果、生甘草各6克。

【制法】以上七味共研粗末置杯中,滚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养阴益胃。

【主治】适用于胃阴不足证。胃脘部隐隐不适,口干,伴疲倦乏力,可用于胃酸分泌减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理。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可长期饮用,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

【注意】舌苔厚的患者忌服。


3.陈皮山楂茶

【配方】陈皮5克,生山楂5克。

【制法】将两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理气和胃,消食导滞。

【主治】适用于饮食积滞引发的胃脘部胀闷,不思饮食,食少早饱。尤其适用于进食大量肉食后引发的消化不良,有去油腻、开胃的效果。此茶长期服用兼可降血脂。

【服法】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

【注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慎用。


参考文献

[1]房静远, 杜奕奇, 刘文忠, 等.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J]. 胃肠病学, 2023,28(03):149-180.

[2]刘凤斌, 李培武, 潘静琳, 等. 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9(01):2-8.

[3]王萍, 卞立群, 杨倩, 等.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38(12):5904-5911.

[4]李军祥, 陈誩, 吕宾, 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26(02):121-131.

[5]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中华消化杂志,2014,34(7).

[6]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技术及规范的转化应用研究. 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科普指南(上)[N]. 中国中医药报, 2013-09-13.

[7]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技术及规范的转化应用研究. 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科普指南(下)[N]. 中国中医药报, 2013-09-16.

[8]曹阳,顾巍杰,杨德才等.基于临床流调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04):1060-1067.

[9]黄远程,文艺,潘静琳,等.基于德尔菲法制订《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治规范方案》[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38(4):7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 吴亚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