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到了蛇活跃的季节。各种毒蛇频频出没,攻击力十足。深圳所有公园、绿道几乎都曾有过蛇的踪影。
前几天,环卫工人郭大伯在工作时不幸被蛇咬伤了。5月22日下午,郭大伯像往常一样正在路边清理垃圾,正准备将收好的垃圾搬走时,突然从绿化带中窜出一条蛇,一口咬住了他的右手中指背侧。被咬伤后,郭大伯的右手疼痛感十分强烈,明显肿胀。他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被送往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
时间就是生命,医生迅速对伤口进行消毒清洁、放血、外敷双黄蛇伤散等对症处理。经过对症治疗,郭大伯右手的疼痛感减轻了许多,肿胀也逐渐消退,顺利出院了。
据郭大伯回忆,咬伤他的是青竹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竹叶青”,有剧毒。回忆起自己被蛇咬的经历,郭大伯还一阵后怕。“我认识竹叶青,知道它有毒,幸亏立刻拨打了120,为救治争取了时间。”
市中医院急诊科医生提醒市民,夏季毒蛇活动频繁,攻击性最强。深圳不仅蛇很多,毒蛇的种类也不少,竹叶青是深圳最多见的毒蛇。此外,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圆斑蝰蛇等也能在深圳找到它们的踪影。市民日常出入公园、绿道、郊外,千万要注意“打草惊蛇”!
市民:被毒蛇咬伤以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医生:被毒蛇咬伤的症状取决于蛇的毒素类型,不同类型的毒蛇咬伤有不同的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蛇伤分类
根据蛇毒的成分将毒蛇分为神经毒(风毒)类、血循毒(火毒)类和混合毒(风火毒)类,还有细胞毒等。
神经毒(风毒):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等。
血循毒(火毒):蝰蛇、尖吻蝮蛇、竹叶青、烙铁头等。
混合毒(风火毒):蝮蛇、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等。
深圳市最常见的毒蛇咬伤是竹叶青咬伤,其次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圆斑蝰蛇等,蝮蛇在深圳地区无自然分布,偶见输入型病例。
临床特点
(1)神经毒素临床特点:
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
伤口半小时后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
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
(2)血液毒临床表现特点:
局部迅速肿胀,并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
伤口周围常伴有水泡、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
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咳血、尿血、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
救治及时死亡率可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
出门在外,如何预防被蛇咬呢?
首先“打草惊蛇”: 进入草丛前应先用棍棒驱赶毒虫、毒蛇等。
必须“有备无患”: 穿越丛林与草地时应穿好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随时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及时排除隐患。沿有现成的小径行走,切勿自行闯路,勿走草丛和杂树林等。
如果不慎被蛇咬伤,现场处理至关重要。这几点请牢记!
1. 保持冷静:
尽量保持镇静,避免过度惊慌或剧烈运动,因为这会加速蛇毒在体内的扩散与吸收。
2.绷扎固定,反复冲洗
用绷带(最好是弹力绷带)在患肢近心端进行绑扎以减缓蛇毒的扩散,松紧以放进2个指头为宜,半小时放松一次,以免肢体缺血坏死,同时用夹板或树枝对伤肢进行固定。反复用清水冲洗伤口,以减少伤口残留的蛇毒。
3.观察记录
尽量记住蛇的外形特征,或用手机拍下毒蛇照片,以便医生判断致伤蛇种,精准用药。但切勿为了识别蛇而去追赶或捕捉它。
4.切开排毒
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等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可在伤口处用小刀或瓷片行“一”字或“十”字切开,以排出毒血。竹叶青、五步蛇等血循毒毒蛇慎用切开疗法,以免流血不止。
5.用最快的速度到医院
立即前往医院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送院过程中,避免受伤者运动。最好采用交通工具运送,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蛇毒类型和咬伤部位,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在处理蛇咬伤时,一定要及时前往有条件治疗毒蛇咬伤的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哦。
比如,这里!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蛇伤专科
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蛇伤专科成立于1990年,是急诊科的二级分科,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治结合的方法治疗毒蛇、毒虫咬伤,有鲜明的特色优势,每年诊治“毒蛇”伤千余人次,疗效和病例数位居国内前列。2004年被评为首批市中医特色专科;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专科;2018年复审时再次被评为市特色专科;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蛇伤诊疗中心建设单位。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 高建华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 刘禹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