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特色疗法】小儿抽动症,耳穴疗法来助力

发布日期:2024-06-11

抽动症是一种以不自主、反复的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综合征,它可能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状、强迫行为等。小儿抽动症通常在3至8岁之间发病,且男孩比女孩更常见。

目前,抽动症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没有特定的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依赖于综合性措施,包括心理调整和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中医的耳穴疗法在治疗小儿抽动症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耳穴疗法简介:耳穴疗法是针灸疗法的一种,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中医认为,耳朵与全身的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耳穴疗法具有多种优点,包括治疗范围广泛、副作用小、经济安全以及操作简便。



一、耳穴疗法的作用:

宁心镇静:神门、脑、心等穴位有助于安神。

调节脏腑:肝、脾、肾等穴位用于调节脏腑功能。

自主神经:交感穴位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皮质下穴位有助于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

特殊功效:抽动穴位对于抑制抽动症状有特殊效果。


二、临床常用穴位:

抽动穴:位于耳尖下缘,是一个经验穴位。神门、心、肾、肝、脑、内分泌、交感、皮质下等穴位,根据抽动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


三、操作方法:

1.消毒:使用75%酒精消毒耳部皮肤。

2.贴敷:将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贴在胶布上,然后贴在选定的耳穴上。

3.按压:适当按压,力度以儿童能适应的最大力度为宜。

4.手法:

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相对按压,持续20至30秒。

直压法:垂直按压,产生胀痛感,持续20至30秒。

点压法:一压一松,每次间隔0.5秒,按压27次。


四、注意事项:

避免在有炎症或皮肤破损的耳廓上进行操作。

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轮流使用。

注意耳部皮肤情况,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

对胶布过敏者应使用脱敏胶布。


五、可能遇到的情况:

耳朵疼痛:可能是按压力度过大,需要减轻力度。

胶布脱落:可能因沾水或出汗,洗澡时应保护好耳朵。

坚持按压:治疗需要持之以恒,以确保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莹,郭亦男.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J/OL].中医临床研究:1-5[2024-05-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895.R.20240321.1641.004.html.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儿科 李春兰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儿科 刘红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