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高质量的睡眠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然而,中医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助眠小妙招,泡脚、搓脚、贴敷,帮我们找回童年酣畅的美梦,一觉到天亮。
第一章:中药足浴的神奇功效
想象一下,在忙碌的一天结束后,双脚浸泡在温暖的水中,感受着疲惫逐渐消融。这不仅仅是一种放松,更是中国人传承已久的养生智慧。现代研究也表明,浴足有助于缓解肌肉疼痛、疲劳,减轻压力与焦虑,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热水泡脚,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能带来加速血液循环和深度放松身心的双重益处。更妙的是,结合您的个人体质,选用适合的中药配方浴足,可以让您在享受中获得事半功倍的健康功效。
深圳市中医院针对深圳失眠人群的特点,精心研制出了院内制剂——安眠洗剂,它由钩藤、桑枝、当归、肉桂、薄荷、牛膝、冰片等中药组成,方便了患者免去煎煮的繁琐。
泡脚小贴士:
最佳泡脚时间:晚上7至9时或睡前两小时。
泡脚时长:15至25分钟,以全身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气阴。
温度:泡脚建议使用电加热泡脚盆,泡脚水的温度保持在38℃至45℃为宜。水面高度建议达到小腿的1/3处。泡的过程中可用毛巾覆盖膝部和桶面,既达到保持水温的目的,又能为膝关节保暖。
第二章:手心搓脚心,心肾相交的养生法
中医理论中的“心肾相交”与我们的睡眠息息相关。心火与肾水的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关键。通过按摩手掌的劳宫穴和足底的涌泉穴,可以达到交通心肾,促进睡眠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
中药浴足后擦干手脚,可在足底涂抹适量润肤乳或按摩精油,手脚对搓或拍打5至10min,局部发热为度。
第三章:吴茱萸粉贴敷涌泉穴,引火下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作业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诗句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也让我们回想起古时重阳节插吴茱萸的习俗。而今天,吴茱萸不仅仅是节日民俗,更是一种助眠的神奇草药。
《本草纲目》记载:“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行者,似不然也。有人治小儿痘疮口噤者,啮茱萸一、二粒抹之即开,亦取其辛散耳。”
吴茱萸性辛、热,味苦,用吴茱萸敷脚心(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辅助改善阴虚阳亢导致的失眠健忘,手脚心热,口舌生疮等症状。
具体操作方法:
在药店买吴茱萸打粉,每次取吴茱萸粉取3克,用醋(白醋、陈醋都可)和成膏状。分成两份贴到脚心(涌泉穴),用胶布粘上。晚上贴,早上取。为方便失眠患者,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制成吴茱萸硬膏贴,请咨询医师开具。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刘凡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吴佳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