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冬病夏治,夏季“智补”胜秋冬进补

发布日期:2024-06-22

 提到进补,太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进补应在秋冬季节,而夏季容易上火不应进补。然而,中医认为,有虚即可补,一年四季皆可适当进补,而且结合冬病夏治的机理,夏季“智补”胜秋冬进补。

夏季为什么也能进补?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汗多则易导致水分丢失,而夏季能量消耗大亦容易出现机体虚症。同时,中医认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此时人身阳气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升发,阳气跑到了外面,里则虚寒,体内阳气处于一年中最弱之时,人体外热而内冷,此时如能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适当进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冬病夏治的效果。

夏季如何进补更适宜

首先,夏季应补阳。中医认为,人体在四季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意思是一年四季,大自然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天是万物往上升的时候,夏天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到了秋天万物开始收获,冬天是万物开始藏的时候。这就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所谓的“夏长”是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生长本身是一种能量、动力,是往上走的,属阳的范围,生长需要很大的阳气,所以夏季应补阳。但夏季高温、湿度大,补阳不能过于猛烈,进补适宜“清补法”,即选择一些既能补身体,又能生津液、解渴消暑的食物来补充身体的不足,只要选对食物、方法得当,夏季进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时,夏季主发散,主生长,充分的散发和生长,秋冬才有收藏。夏季可借助充足的阳气赶走藏在身体寒气,所以夏季不得贪凉,适当的日晒、运动、出汗,有利于浊气排出体外,阳气不内郁。需提醒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空调使用越来越广,不少人长时间带在空调房,这将抑制人体正常汗液外泄,影响阳气的生发。

第二,夏季进补重“养心”。夏季五行属火,对应人体五脏的心脏,心气内应,夏季阳气旺于外,这时人体血液循环加剧,心气旺盛,心脏负担也随之加重。所以夏季养生之道在于养心,养“长”应以养心为主,心安则血畅,血畅就神清气爽。根据夏季特点,进补应以清心去暑、清热解毒为原则。饮食上宜吃一些性凉、性寒而味苦的食物,不宜吃辛辣、辛热及过于油腻的温热食品。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夏季吃寒凉食物和冷饮要有度,量不要太过,过量会损伤人体脾胃。

夏季进补食物的选择及药膳

夏天宜多吃养心安神、养阴生津之品,适宜夏季进补的常见食物,如:莲子、百合、茯苓、冬瓜、苦瓜、鸭肉等。此外,灵芝、虫草等味甘、性平类补品也适合在夏季服用,比如灵芝味甘、性平,有滋补强壮、固本扶正、延年益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灵芝具有增强体质,改善睡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夏季可以多饮灵芝茯苓瘦肉汤。不少老广会选择多喝凉茶,但是从夏季养生角度来说多喝温凉开水是最好的清热降火途径。

此外,广东人常有“春蒸、夏拌、秋汤、冬煲”养生之道,即指烹饪方式上,春季适合蒸煮、夏季常用凉拌、秋季适宜汤饮、冬季多用炖煲。夏季天气炎热,凉拌菜既可以调节胃口,而且选用合适的凉拌食材还可以起到养生的功效。在此给大家介绍一款“凉拌山药木耳苦瓜”,该凉拌菜不仅味道可口,且具有祛暑湿、补脾胃的功效。

凉拌山药百合黑木耳苦瓜

用材:山药半根、百合2个、苦瓜1条、木耳1小把(3-4人份)

做法:

1. 黑木耳浸泡后清洗干净撕成小块;山药去皮后切片;百合掰开洗净;苦瓜洗净切片备用。

2. 锅内放水,先放黑木耳煮开后,再放山药煮开煮熟,捞出沥干水分,马上放入冷开水中(注意是冷开水哦),然后捞出沥干。

3. 锅内放水煮开,倒入百合焯水捞起;然后在水中加入少量油,倒入苦瓜待转深绿深色捞起沥干。

4. 在沥干水的食材上加入生抽、盐、醋,少许麻油,另外,锅中放适量油,放入大蒜末、红椒末、花椒爆香(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最后把煮好的料淋在食材上拌匀即可。

功效:

山药: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百合:味甘、微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及养胃阴、清胃热的功效。

黑木耳:性平,味甘,具有清肺润肠、滋阴补血、活血化瘀、明目养胃等功效。

苦瓜:在中医饮食养生讲究“春甜、夏苦、秋酸、冬辣”,其原理为春进补,夏去火,秋开胃,冬驱寒。苦味的食物大多有降火之功,因此,夏季吃苦瓜不仅可以清热解暑,对降低血压也有明显的作用,清炒或凉拌均可。

夏季养生重养“心”,养心之道要做到心情平和、胸怀宽阔、安然自得、避免心火内生。一道美味可口的凉拌菜,让您和家人养出健康好心情。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医院办公室黄淑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