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突发出现的手肿胀、肩部疼痛、运动受限、手水肿的继发性并发症。常在脑卒中后一至三个月内发生,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RSD)。疼痛将影响患者的康复,不予以治疗,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二、如何治疗护理
1.体位摆放:
良肢位摆放,防止肩和手的损伤。
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垫枕,掌心向下,肩胛骨前伸位。
患侧卧位:患者上肢伸直,掌心向上患肩托出,避免压迫。
仰卧位:患肩垫高,腕关节轻度屈曲,掌心向下。
2.压迫性向心性缠绕:
肿胀的患手用1根粗1至2mm的细线做向心性缠绕,从指尖开始缠绕,绕至患者的掌指关节(请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压力从指尖开始逐渐减小,形成一个压力梯度,有助于患者的手部水肿的消退。
3.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
冷水温度约10℃,温水温度约40℃,分别在冷水和温水中各浸泡10min,水面应超过腕关节,以上方法重复3至4次,每天可做2至3次。
4.运动法
主动运动:治疗中应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在疼痛和水肿消除之前,不要做伸肘负重的练习,任何能引起疼痛的活动和体位均应避免。
被动运动 :在患者仰卧位、上举上肢,进行肩关节、手和手指及前臂的被动运动。
5.物理因子治疗
冷热水浴、旋涡浴、蜡疗、按摩、经皮神经电刺激、超声、生物反馈、针灸等均可用于治疗。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 余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