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树枯根先竭,人力脚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之说。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古籍《黄帝内经》也有“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的记载。通过疏通足部经络气血,可调节相关脏腑。
中药足浴是以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全息理论、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利用适宜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汤剂来泡脚。
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中药足浴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等功效。
深圳市中医院筋伤科优势病种症状多以疼痛症状表现为主,秉承外治内调的治疗原则。除了辨证予以中药口服以外,足浴也是非常重要的外治手段。
市中医院筋伤科常用足浴方有以下:
1. 舒筋活络洗剂;
主要由威灵仙、甘草、鸡血藤等组成,具有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2. 益肾温阳洗剂;
主要由狗脊、独活、肉桂等组成,具有瘀通浊消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的作用。可温通筋脉,补肾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
3. 安眠洗剂;
主要由虎杖、夜交藤、赤芍等组成,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适用于失眠多梦者、精神焦虑者。另外,还适用于生活压力大者、记忆力减退者、神经衰弱者等。
中药足浴的最佳时辰需结合个体体质、病症特点及经络气血规律灵活调整。
一般人群优先推荐21:00,手少阳三焦经当令,阴气渐盛,阳气内收,泡脚可引火下行, 缓解日间疲劳,促进睡眠,兼顾助眠与养生。治疗性泡脚则需辨证择时,协同增强药效。
中药洗剂浴足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将一包中药洗剂兑入温热水中,待温度适宜时(约40°C),将双足浸泡于药液中,水位没过脚踝上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的位置。每天泡一次,21:00为最佳,每次泡20至30分钟,泡至微微出汗即可。
注意事项:
·常温保存,禁止内服。
·注意防烫伤,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等患者。
·女性月经期慎用。
·治疗过程中,应关闭门窗,避免感受风寒中途如出现头晕、心慌。
中药泡洗方法,请扫码观看。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筋伤科 翁雪云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筋伤科陈小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