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张先生咽部如堵沙砾,吞咽时刀割般的痛感让他骤然清醒。深圳市中医院发热门诊里,这样的场景在季节交替时反复上演。咽喉,这座人体"呼吸之关隘",为何频频燃起疼痛的烽烟?中西医对话的帷幕就此拉开。
西医视域:微观世界的攻防战
现代医学将咽喉视作免疫前哨。这片仅有方寸之地的黏膜上,密集分布着淋巴滤泡与毛细血管。当病毒、细菌等外敌从呼吸道入侵时,位于咽部的免疫细胞立即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如同点燃烽火台警示八方,炎症物质导致咽部充血,血管扩张带来吞噬细胞增援时,也造成局部红肿热痛。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最喜欢攻击纤毛运输系统,受损的黏膜就像倒塌的城墙,让病原体长驱直入。其实,咽痛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提醒着机体外敌正在入侵,让我们尽早就医。
中医视角:天地人的交响失衡
《黄帝内经》早有"咽喉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以上下者也"的记载。在中医致病观中,外感六淫中如风热、风燥,或内生邪火如肺胃郁热、阴虚火旺等,都会使咽喉这条"气道走廊"壅滞不通。尤其少阴肾经与咽喉密切相连,熬夜耗阴者常感咽干如燎,恰似油灯将枯时的焦灼爆裂。例如教师长期声音嘶哑,舌红少苔,正是典型的"虚火上炎"之象。
岐黄之道:四维立体的救治方略
面对这座"要塞"的告急,中医展现出独特的战术体系:
1.草木精兵直捣病所
疏散风热可遣金银花、连翘大军,以"银翘散"布阵解咽喉红肿;清肺降火则用黄芩、射干组成"泻白散",如清泉涤荡燥热;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咽痛,"玄麦甘桔汤"里的玄参、麦冬宛如甘霖,滋养肺肾之阴。具体方药需要经专业医师辨证论治后才可服用。
2.经络奇兵围魏救赵
针刺少商穴放血三滴,如同打开城门疏导热邪;针刺尺泽通过提插捻转行泄法,得气后可以缓解急性咽痛;艾灸足三里培土生金,似在后方建起物资粮仓。针灸是中医治疗急性咽痛的绝招之一。
3.内外夹击立体布防
颈部刮痧出紫红痧斑,犹如疏通河道淤泥。搭配桑叶菊花茶徐徐含咽,药物经"魄门"(咽喉)直达病所,如细雨润泽焦土。
4.未病先防:守护生命通道的智慧
中医养生强调"治未病"。晨起淡盐水漱口可解毒消肿,犹如每天加固城防。雪梨百合羹甘凉润燥,是深秋防燥的天然护城河。更要紧的是子时前入睡,犹如在肾经当令时储备阴液,筑起水火既济的坚固防线。
暮色中的深圳湾微风轻拂,张先生啜饮着护士递来的银翘解毒茶,咽喉的灼痛已渐化开。
这座永不眠息的城市里,古老的中医智慧正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守护着每个生命通道的安宁。当您再感咽喉不适,不妨给传统医学一个机会,让千年的抗疫智慧为健康护航。
(温馨提醒:深圳市中医院发热门诊备有代煎中药,为不同体质定制“咽痛锦囊”。具体情况需前往医院就诊,在中医指导下治疗哦。)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徐留斌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