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到来,昼夜时间渐趋平衡,日照时间缩短,办公室的灯光似乎亮得更早了——熬夜赶工、长时间面对屏幕、依赖外卖解决三餐,已成为不少职场人的日常。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眼睛干涩、口苦咽干、早晨脱发等现象。“逆时而作,则伤肝”,秋分后不少打工人因 “作息乱 + 秋燥” 陷入肝不适困境。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份既包含“应急调理”又兼顾“长期养护”的秋分养肝指南,帮助大家在忙碌工作中也能关爱肝脏健康。
一、秋分养肝难在哪?燥气 + 3 个坏习惯,双重 “耗肝”
秋分时节中医认为“阴阳平分,燥气渐盛”,而职场人常见的三种习惯更容易损伤肝脏:
熬夜:影响肝经气血归藏,导致肝血不足,出现眼干、头晕等不适。
久坐:阻碍肝气疏泄,容易引起胁肋胀满、情绪烦躁。
饮食不节:外卖多油腻辛辣,易生湿热,消耗肝阴,影响肝脏正常濡养。
因此,秋季养肝应遵循“补肝血而不助湿,疏肝气而不伤阴”的原则,做到调理有方、补疏结合。
二、场景化养肝:4 个日常场景,5 分钟就能做
1. 饮食调摄:外卖党也能 “吃对肝”
工位常备茶饮:菊花、金银花、桑叶各少许,用保温杯焖泡,经常饮用,可清肝明目、缓解眼干,还有助于化解湿热。
外卖优选搭配:尽量选择清蒸、白灼类菜品,避免过多麻辣油炸食品,加一份凉拌海带或绿豆芽,既清肝又解腻。
熬夜加餐选择:避免高油盐的零食如薯片、泡面,可改用即食银耳羹或百合粥轻微加热食用,补充体液,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2. 起居有常:碎片时间 “插空养”
晨起5分钟:醒来后做一组“伸展疏肝操”——双臂上举后缓慢向左右侧弯,每侧保持5秒,重复5次,有助于舒展肝经、促进气血循环。
午后小活动:每坐2小时,起身顺时针、逆时针缓慢转腰各10圈,帮助带脉畅通,缓解久坐引起的肝气郁结。
熬夜后补救: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手10分钟,配合按揉内关穴(手腕内侧横纹上约三指宽处)有助于宁神助眠;晨起后可喝一杯温热的红枣枸杞水,滋养肝血。
3. 情志调畅:职场压力 “疏着走”
中医经典《灵枢・本神》提出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职场压力大更需疏肝:
通勤呼吸法:上下班途中闭眼练习“腹式呼吸”——吸气4秒(腹部鼓起)、屏息2秒、呼气6秒(腹部收缩),重复5次,缓解焦虑、平衡情绪。
工位香氛疏郁:放置一个自制的“疏肝香囊”(如香橼10克 + 陈皮6克),情绪紧张时闻一闻,有助于理气解郁、舒缓肝气。
睡前断联法:睡前一小时停止处理工作、避免刷短视频,可听5分钟柔和舒缓、属“角调”(中医五音之一)的音乐,如《阳春白雪》,有助于肝气疏泄与身心放松。
4. 工位:久坐 + 护眼 “一起养”
穴位按摩:午休时按揉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与第二趾骨间凹陷处),每次3分钟,略感酸胀即可,缓解久坐导致的肝气不舒。
护眼小习惯:每隔40分钟看屏幕,远望30秒并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眼球各10圈。“肝开窍于目”,护眼即是对肝的间接保养。
健康零食替换:准备原味核桃(每日3颗,传统认为能润血脉、通肝经)或蒸南瓜块,替代高糖、高脂零食,帮助肝脏减负。
三、避坑提醒:3 个养肝误区别踩
1. 避免过度补觉:周末补觉不宜超过10小时,以免打乱生物钟,比平时晚起1小时左右即可。
2. 拒绝持续久坐:每日连续久坐超过8小时将影响肝气血流畅,建议每一个小时起身活动1至2分钟。
3. 及时关注身体信号:如持续出现口苦、尿黄、胁肋隐痛超过三天,或显著乏力与脱发,建议及时检查肝功能,早发现早调理。
秋分养肝,不用追求 “完美”—— 每天早睡 10 分钟,少点一次重口外卖,久坐多起身走两步,都是在给肝脏 “减负”。打工人养肝,贵在 “见缝插针”,愿这个秋天,大家都能 “肝” 得有力,养得健康!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 钟伟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