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医院文化

【核心理念】医院精神

发布日期:2021-11-29

厚生厚德  博学博爱  悬壶济世  尽善尽美


厚生:出于大禹的民本思想。《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谓正身之德,正己以治民;利民之用,勤俭为民兴利除弊;厚民之生,薄徭轻赋令民生计温厚,故所以养民也。时代在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随之变化。我院将“厚生”作为医院精神,取意为“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帮助别人造福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因而也就更丰满”。“厚生”蕴意延伸。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注重德行,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品行,用宽厚的态度待人。我院的“厚德”的意思是:医生要有医德医风。医院形成以职业道德为切入口,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医院全面发展。每位医生护士都必须首先从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三个层面确立民族精神和道德规范,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博学:“博学”出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大通也,学识渊博,知道的多,了解的广。博学的“博”,是指广:宽广、广泛。这就是要我们不仅仅是要好学、勤奋,而且是要更广泛的学习。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就是一个明智的过程,是一个凝智的过程,是一个求真的过程。


博爱:博者,大也;爱者,善也。大爱无疆,上善若水,积善成德。有了真爱,才会行善,才能养成美好的品德。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主张兼爱;唐代韩愈,提出博爱为仁,现代革命先驱孙中山,亲手书写博爱作为座右铭。博爱,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只有充满大爱的人、博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爱病人、爱工作、爱医院,爱一切!博爱,是一个用心的过程,是一个积德的过程,是一个成善的过程。博爱,根据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博爱是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最简单的对博爱的定义就是“对其他人有一种热忱的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的人”。


悬壶济世: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故世人称之悬壶济世。悬壶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悬壶济世为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之说,典故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及《神仙传》,与道医壶公有关。故常有以杏林称中医,以悬壶济世指中医行医者也。


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最大限度的做到最好。《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医学的宗旨是防治疾病,评价医学的标准是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往往受医学模式的制约。因而,医学应追求最先进和最完美的医学模式。同时,在我院也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