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病种诊疗统计信息标准研究暨第一批中医优势病种疗效评价研究启动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启动会由项目负责人李惠林副院长主持。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黄雨研究员线上参会,与会人员包括第一批中医优势病种疗效评价研究小组负责人及骨干成员。
“中医特色病种诊疗统计信息标准研究工作”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在河南考察期间对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出的明确要求,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明确提出的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工程、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等具体任务,旨在振兴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支撑和保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满足日益凸显的中医药信息标准制修订和应用需求而设立。项目准备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称“国家局”)监测统计中心组织深圳市中医院及厦门市中医院会同多名业内知名专家对项目实施的关键技术及可行性进行了多次线上会议论证。国家局监测统计中心李宗友主任、厉将斌副主任、深圳市中医院李惠林副院长、厦门市中医院裴晓华院长等领导专家多次与会参与项目设计及技术论证。深圳市中医院信息化成果及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赢得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并作为首批国家局遴选试点建设医院加入项目实施。
该项目由国家局监测统计中心主持,委托深圳市中医院李惠林副院长负责,由皮敏主任担任总实施,联合质控科、计算机中心、肾病科、针灸科、男科,建立“临床-行政-信息”专项工作小组,旨在推动临床信息化建设与临床病种疗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深圳市中医院首批推荐中医病种包括:“气淋(A04.05.01.01)”、“口僻(A07.01.01.04)”、“精薄(A09.01.02.03)”3个,分别对应西医诊断:“尿道炎和尿道综合征,未特指的(GC02.Z)”、“贝尔麻痹(8B88.0)”或“面神经炎(8B88.3)”、“其他特指的男性不育症(GB04.Y)”,此3个病种均具有中医特色与优势,诊疗方案以纯中医治疗为主。
会议期间,北京大学黄雨研究员同各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以此项目为契机,深圳市中医院将与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构建研究团队,共同推动中医药临床科研平台建设、中医药术语体系与知识图谱建设、中医优势病种队列数据库建设机制与路径探索等研究工作实施,共同促进中医药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预防保健与医院感染管理部 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