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媒体聚焦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时代楷模!深圳市援鄂中医医疗队获中宣部表彰

发布日期:2020-09-25


(媒体报道部分截图)


9月23日,中宣部公布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等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其中,深圳市援鄂中医医疗队作为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位列其中,获得表彰。



9月25日上午,在“时代楷模”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抗疫事迹媒体座谈会上,医疗队队长刘禹翔、医疗队队员彭思萍、刘磊分再次分享了他们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精彩故事,重温雷神山医院的战“疫”时光。



雷神山战“疫”时光成为最难忘的人生经历

深圳市中医院院长易铁钢介绍,在收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组队通知后,深圳市中医院当天集结人员,连夜筹备防护和生活物资,与区级中医院共同组建了由25名队员组成的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雷神山医院进行支援期间,由深圳市中医院刘禹翔担任队长的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通过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让近八成患者病征得到改善。



刘禹翔、彭思萍和刘磊纷纷表示,作为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的队员,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工作的日子,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坚守抗疫一线的经历也激励着每个人时刻坚守初心、牢记使命。



据了解,通过共同努力,深圳中医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工作期间累计收治患者46名,重症患者13名,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岁。深圳中医医疗队负责的病区3月23日实现重症清零,3月28日实现患者清零。3月31日,深圳驰援武汉中医医疗队返回深圳。


悬壶出征披素甲,同心协力破新冠

2月17日,一支由深圳市中医院牵头组建、25名队员组成的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经过紧张的筹备,当天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2月18日,该医疗队进驻雷神山医院接管感染三科六(C6)病区。

队长刘禹翔介绍,感染三科六(C6)病区从“零”开始建设,队员们肩扛手抬,仅用了 54个小时,就把这个病区从一个“空壳”装备成一个有48张床位,随时可以收治患者的传染病病区。



刘禹翔告诉记者,病房的建设工作就尤其艰辛,在病房建设过程中,每当碰到物资送不到病房的情况。医疗队员们采用排队传递火炬的方式,把物资从栅栏缝中沿着病房旁陡峭的斜坡一件一件的传递上来,然后自行组装各种货架、设备。从小到一张床头卡的粘贴,大到病区置物架的搬运和安装全都靠队员亲力亲为。经过54小时加班加点艰苦奋战,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整个病区的布设,2月20日下午两点顺利完成患者的安置。


打出“组合拳” ,把深圳的中医治疗经验带到武汉

雷神山医院收治的通常是重症患者,其中C6病区的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基础疾病多,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也比较多,医护人员面临巨大挑战。


深圳中医医疗队将在深圳的中医治疗经验带到了雷神山医院,并结合武汉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该医疗队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2月20日, C6病区两个多小时收满48位病人,其中17名重症病人,3人需要立即上呼吸机。在接收病人时,深圳中医医疗队建立了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将高风险患者与低风险患者分别安置,对高风险患者,尽早进行综合干预,阻止病情进展。



根据疾病发展规律调整治疗方案,深圳中医医疗队先后拟定深圳肺炎1号方(普通型)、深圳肺炎2号方(重型)、深圳肺炎3号方(危重型、后期肺炎难吸收),并开展针灸、经络按摩、手指点穴、摩腹疗法、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中药热奄包、红外线治疗、呼吸排痰训练、八段锦、拍打操等10余项中医特色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特色突出的“组合拳”,医疗救治成效显著。


服务贴心,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病区里多半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生病了更渴望关心。深圳中医医疗队的队员们主动关心老人的生活,安抚他们的情绪,每天下午,医护人员给患者安排活动时间,教他们拍打操、坐式八段锦等养生功法。同时,建立医患微信群,医患及时沟通,对于出院患者,也定时跟踪随访,以便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为了给患者带来最高水平的医疗,深圳市中医医疗队开展了远程会诊,联手国医大师救治危重症患者。深圳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特邀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及其团队、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主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张洪春教授,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部分疑难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医者仁心,筑起堡垒;杏林春暖,英雄当归

C6病区患者普遍高龄,平均年龄超过63岁,最大年龄87岁,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营养差、衰竭、贫血的病人多。


接诊的患者中,有一位中风后遗症老人身体衰弱、四肢冰凉、无法进食,大便十多天未解。通过辨证,医生诊断他为脾虚阳微、中焦郁积,应用人参四逆加大黄汤,一剂汤药下去大便即通,病人开始能进食。之后在护养脾胃的同时,加上宣肺化痰、活血通络的药物,同时进行饮食调息。他开始有了力气,进食也不呛咳了,慢慢能坐起来。一周后,他开始能下床活动,肺炎明显吸收。在雷神山医院经过21天治疗顺利出院。


病区最重的一位52岁的患者,入院后一直高热不退,在服用了中药清肺方后,逐渐热退,但仍有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CT片显示她的双肺呈大片磨玻璃影,一度连上了无创呼吸机。经辨证治疗,加强宣肺化痰,应用深圳肺炎2号方,配合针灸、拍背排痰等综合处理,她于2月28日排出大量痰液后,病情逐渐好转。3月3日停告病危,改为病重,后逐渐康复出院。


病区一位77岁老人,入院时已告病重七日,米水未进,自觉时日无多,准备自我放弃。在儿子的要求下,这位老人转院至雷神山医院深圳医疗队所负责的病区。入院时,老人气憋,血氧低,凝血功能异常。医生给他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中药温阳益气,宣肺化痰,加上营养支持。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日渐好转,脱离了呼吸机,开始能自己进食,并能下地活动,气促的症状一天天好转,不太擅用手机的他,用了近二个小时在“雷神山C6医患群”中敲出二百多字不带标点符号的感谢信,表达内心的感谢。住院21天,老爷子康复出院了。


通过共同努力,深圳中医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46名,重症患者13名,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岁。该病区3月23日实现重症清零,3月28日实现患者清零。3月31日,深圳驰援武汉中医医疗队返回深圳。


武汉雷神山C6病区的46名患者救治过程中:中医药参与率100%,纯中医药治疗率73.9.%,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有效率100%,中医药参与救治危重症率100%,零死亡病例,无轻症向重症转化病例。


转自:读创


展开